倾听历史的声音
【篇一:倾听历史的声音―――有感于参观建川博物馆】
2011年6月9日,借庆祝建党90周年活动之机,公司机关党总支组织机关全体党员、预备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参观建川博物馆,接受爱国、爱党教育,我响应组织号召参加了这次活动。
建川博物馆坐落在成都近郊的大邑县安仁古镇,从成都出发就1个多小时的车程。想去是多次,犹豫也是多次,我的心里矛盾着,用现在的流行语言说,叫纠结。我很想去那个地方,因为它可以让我那么亲近地感受历史,触摸历史,体会历史演绎的兴衰成败。然而我又是如此的怕去那个地方,因为历史太沉重,那一段段不堪回首而又无法抹去的史实会压得人们喘不过气来。时间,虽说可以洗刷记忆,洗刷感情,却永远洗刷不了事实。出发前的一刻我都还忐忑着。
八点三十分,我们的两辆金龙大客车按预定时间准时出发了。我们车上坐着此次庆祝建党90周年活动的最高领导――张先寿书记,同时还坐着公司建党90周年红歌演唱的总导演――公司团委书记夏开宇同志。在张书记的提议下,夏书记不失时机地组织本车人员以支部为单位进行红歌演唱预演。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等一首首旋律优美革命歌曲就这样在我们的车箱里唱开了,高吭欢乐的歌声响彻车内外,不时引来公路上邻车人的羡慕眼光,我为有这样的单位和组织感到无比自豪。
车窗外,为了和平,收藏战争。为了未来,收藏教训。为了安宁,收藏灾难。为了传承,收藏民俗。字样告诉我们建川博物馆到了。
国人到此,低头致敬这是导游带我们来到的第一站――中国老兵手印广场。这个广场呈V字形,寓意胜利。手印采用腐蚀钢化玻璃表现出来。当年,正是这些老兵们用自己有力的双手挥舞大刀、长矛,投掷手榴弹、埋地雷、炸碉堡;也正是他们用自己有力的双手挡住了来势汹汹的日本侵略军,将整个中华民族的未来托起。
跟随导游,我们又来到了中流砥柱馆,中流砥柱馆位于主道路右侧,它有着一个桔红色的方形建筑外表。一根高十多米的红色柱子笔直地立在馆中央,凸显了此馆的特征。同时也展现了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精神。民族的脊梁、敌后之岁月根据地建设三个主题,生动展示出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下,军队和敌后民众八年抗战的真实情况,突出反映了中国共产党代表全中国人民的意志,领导和推动了伟大的抗日战争,并浴血奋战于抗战最前线,成为全民族团结抗战的中流砥柱的光辉历史。
抗战系列给我印象最深的还是不屈战俘馆。它让我感到莫大的愤怒和悲哀。我为日军惨无人道的暴行感到愤怒,我为我们同胞所遭受的非人待遇感到悲哀。这个馆里珍藏着许多珍贵的照片,这些照片真实的还原了那段历史,向世人默默的控诉着日军的罪行。在这里可以看到日军把我们的战俘当成枪靶子用来练胆量;在这里可以看到日军象对待畜生一样又打又骂我们的战俘;在这里可以看到日军在用刺刀残忍杀害了我们的同胞后还把尸体挑起来示威;在这里还可以了解到灭绝人性的南京大屠杀和731部队的化学实验。当我从照片中看到那一张张看似沧桑实则年轻的女战俘容颜时,仿佛觉得心中涌动着一团火,逼得我心慌气紧,难以自制。不敢想象中华女儿脱下红装换武装,投身战场杀敌报国,成为女战俘后所要承受的凌辱。她们不仅要承受作为一个战士的屈辱,更要承受作为一个女人尊严的侮辱。她们付出了比男战士更多,更可贵的牺牲和奉献。我的心实在是无法保持平静,走出战俘馆,站在静心池边,面对池角那双手抱怀,头颅高昂,眼神里充满了对敌人的不屑与蔑视的成本华塑像,深深地鞠了一个躬,表达了我对她的无限敬意!
我们还参观了飞虎骑兵馆、川军抗战馆、5.12抗震救灾馆等。一张张图片定格了那时的艰苦环境,一段段文字诉说了那时的不屈抗争。历史从来都不缺乏英雄,正是有了这些铁骨铮铮的汉子,有了这些柔韧坚强的女子,那刻板而又艰涩的历史才变得如此鲜活。每个馆都竖立有肃静、请倾听历史的声音等字样,这一个个黑白牌子,加上导游的讲解仿佛把我们带到了战争的现场,让我们感受到了战争年代的血雨腥风。
忘记历史,就等于背叛,在建川博物馆这个记录着太多沉重与心酸的地方,让我彻底领会了它被列为至理名言的真谛。参观结束后,张书记还组织大家结合自己的工作、生活实际,畅所欲言展开座谈讨论。大家都纷纷表态,一定要学习革命先烈的大无畏精神,牢记这段用无数人的鲜血和生命写成的历史,珍惜今天这来之不易的工作和生活。
返程的汽车上,我的心还是无法保持平静。一张张老照片、一封封战地书信、一枚枚生锈的奖章,大刀、步枪,那段波澜壮阔、刻骨铭心的峥嵘岁月在展馆里被凝固成了永恒。一组组抗战数据,一件件抗日将士留下的物品,一个个泣血的故事和一幕幕触目惊心的地震场景再次浮游于我的脑海,深深震撼着我的灵魂。
唉,千言万语道不尽感慨,只愿天下太平!
【篇二:倾听历史的声音韩庄手记】
一
这是一片平凡而古老的土地。也是一个充满传奇色彩的地方。其实,说起来,这是一条由运河孕育起来的地方。因为一直向南而行的运河,在此突然转弯折而向东。在运河的臂湾里形成了村庄。这里的村大多叫街,显示了比村庄的繁华,古驿站也走过这里。后铁路在此穿过,而且设站。现高速公路也在此擦肩而过。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交汇在这里。如此便利的交通在全国也手屈一指谨慎治疗尖锐湿疣需要注意什么。对此,有人曾写下这样的句子:
火车汽车轮船声声汽笛汇韩庄,
铁路公路水路条条道路走二街。
二
这是一个没有古迹的地方,一棵据说有几百年历史的槐树也因运河的拓宽而移植枯死了。为什么没有留下古迹呢?一说因道路或运河的一宽再宽而拆掉了,一说因战争年代你争我争而毁掉了。众说纷云。因此,总感觉到这个地方缺少了一种古朴的气息。多年来,人们随着旅人的传说来了,住几年,又怀着美好的憧憬,随着滚滚车轮又走了。来来往往,川流不息。只有解放后人们才稳定下来。打听一下,没有几个是老户人家,多是近几代从别处迁来的。
人们都有一种访古的心愿,从中可探寻出许多历史的渊缘。人们感到一处古迹就是一根丝线,放飞着幽幽古情,展现着现代文明。缺少传说的地方,怎么诞生神话,怎么创造奇迹呢?!
三
韩庄水气罩楼台,
雨后斜阳岸不开。
人在长亭深处好,
风帆一一眼中来。
这是清乾隆皇帝下江南路过韩庄时写下的诗句。由此可见韩庄与水有着密切的关系,烟波浩淼的微山湖上,白帆点点,飞鸟翱翔,鱼游芦荡,荷花飘香。这是多么美妙的一幅图画呀!可以说,微山湖养育了韩庄人,孕育了这一方水土。但随着形势的发展,水却越来越制约着韩庄的发展。这是一个古怪的地方,没有地下水。砂化的土地下面被一块巨石覆盖着,挖都挖不动。解放后,多少水利专家来此勘探,均无功而返。对此,许多人感到不可思议。地下怎么能缺少水呢?原来靠湖,现在湖也干了,怎么办?期待着南水北调的尽快实现。
四
这也是一块战略要地。无论是血战台儿庄,还是淮海战役,都有兵从这里发起攻击。这两处的纪念馆里,均有韩庄的名字。特别是这里距古城徐州仅三十多公里,可以说是徐州的一个门户。新中国成立后,第一个五年计划里15O多个项目,其中有一个项目就建在这里,那就是韩庄电厂,专门为徐州服务,在电厂的建设过程中,周总理曾多次询问过有关情况。一个小镇,有水、有电、有路,在五十年代的中国是不多见的,因此,带来了空前的繁华,还有了小上海之称。据说微山县设立时,曾想把县城建在这里,后因太靠南而放弃了。没成为政治中心,却成了经济中心。省、市、县里的许多厂子都建在了这里,多时高达50家,后陆续搬迁撤离了。
五
津浦铁路自薛城沙沟镇镜内到这里后就一直转弯,转弯向湖边靠近。弯使火车减缓了速度。当年,铁道游击队的战士就是在黄庄一带的转弯处偷袭火车,然后撤离到不足一里地的微山湖内。刘少奇、陈毅、朱瑞等也是过湖后从这里穿越铁道线去延安的。在这周围的村庄里,埋葬着不少游击队的烈士。也传说着许多动人的故事。
火车转过一个大弯,设立了一个四等小站,确叫了一个找不到来源的名字塘湖。在这个地方设立车站是非常应该的。因为这方圆几十里的地方,村庄均不大,没有形成什么中心。不大的村庄散居着,就因为火车站的设立,带来了许多现代的气息。了解一下,周围的村庄在那战乱的年代走出去参加革命的较多,使本来寂静偏僻的乡村变得充实和五彩缤纷。出去的人许多有了些成就或成绩,影响着家乡。我一直追寻车站名字的由来。此处村庄没有叫塘湖的,其它什么的也没有与塘湖牵扯。有一说是:小站前不远处有一条小河,每到汛期均泥沙俱下,混浊就如黄河,老百姓名日淌泥湖。由此叫来的吧!就因为这个小站,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初,从韩庄分出部分村庄成立了塘湖公社。上个世纪末,撤乡并镇,分出去的又并了回来。而随着火车的提速,小站也取消了,不知有关部门出于什么考虑,车站撤消后房屋也拆了,再也找不到一点车站的痕迹。留下车站的房屋也没有什么不好呢?至少与游击队、微山湖、微山岛等相联系,发展旅游大有益处。这是历史的见证啊!
六
在与微山岛隔水相望的地方,沿运河大堤两侧盖起了一排排房屋,形成一处村庄,这便是纯渔业村微湖村了。这是一处从外地飘泊来的村庄。原来渔民是没有陆居点的,解放后,党和政府关心关怀他们的生活和生产,拨出专款让他们定居。起先让他们在韩庄驻地安居,因生产不方便,便又搬到了现在这个靠湖近的地方。说陆居了,其实只是一些老人与孩子驻在岸上,而从事生产的人们依旧在水上漂泊。靠湖吃湖,离开了水,渔民以什么为生呢?倒是这个地方的人们,思想观念转变较快,不仅捕鱼,而且造船,搞水上运输,造的船响誉大江南北,成为江北最大的内河船舶制造基地。有一个叫马山的渔村,解放初期是省属鱼种场的人员,后一再下放,归属了韩庄。该村被江苏三面包围,连个出门走路的地方也没有,过着孤单的日子。但,渔民的生活习俗却有着诱人的神秘和古朴的气息。
七
最北端的,是一个较大的自然村郗山。这可是一座宝山。山因大书法家王羲之的岳父都鉴葬于此而得名。山上有古汉墓,有古老的庙。原本没有人住。后因微山湖的形成,湖水将人们一步步从湖底逼到山上来,形成村庄了,村里多是殷姓人家。据说,五十年来有飞机从山上飞过,发现仪表失常,后来专家勘探,发现此处是一座稀土山,后经化验纯度相当的高,储量占山东省稀土储量的99%。真是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因了稀土,貌不惊人的郗山名声在外。科学也有解释不到的地方吗?按说整日生活在稀有元素的射线里,对身体极为不利;而这里的人们却健康长寿,用老百姓的话说:稀奇古怪的病,这里的人们很少得。拥有健康就拥有幸福啊!
八
因了乡镇的合并,韩庄又是原来的韩庄了。农业生产形成了南稻、北粮、中林、西渔的格局。也有人说:南抓城,北抓农。城抓民营,农抓调整。韩庄曾有过辉煌,辉煌已成为历史。市场经济体制下,怎样将繁荣唱响?是每一位韩庄人不得不思考的问题!
【篇三:倾听历史的声音】
历史在时光的冲刷之中渐渐消沉,但历史不甘没落,他还在怒啸着,但声音已小,我有幸听到了。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屈原在面对这破碎的江山,发出一声悠悠的叹息,遥望北方,楚国都城郢。皇宫内,楚王还在听着那令人沉醉的钟鼓之乐。秦军的铁马已经无情来到了郢城下,楚国灭亡了。屈原绝望了,望着滚滚汨罗江水。他纵身一跃消失在江水之中。秦军胜利了,但历史的脚步从不停息。
又是秦朝,大泽乡的一个山丘上,两名壮汉正在情绪激昴地讲着什么。我靠边一听:壮士不死则已,死即举大名耳,王候将相宁有种乎?
在这句话的鼓舞之下,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起义大暴发()。腐朽的秦王朝已经摇摇欲坠,历史又在前进。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曹操的雄心壮志在这句话的烘托下表现的淋漓尽致。统一中国,是曹操的梦,但在赤壁,曹操的梦破碎了。我仿佛听见赤壁的声音,喊杀声与大火燃烧的声音响彻了整个赤壁。曹操呢?我看见他正在几路大军的围杀中仓惶逃命。远处,大火还在燃烧;远处,悠悠的传来一声叹息,中华的统一又被推迟了。历史的声音又响起来了。
唐王朝,那镜花水月,车水马龙,商家那吆喝声在长安城上回响。李世民开创了贞观之治,历史高兴了,中国终于富强了起来,但随着贞观之治的结束,唐王朝又开始了腐化。那一声声窃窃私语是什么?宦官在黑夜的掩盖下做着一件件黑暗的勾当。终于,一个叫黄巢的人终于发出了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尽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的吼声,表达了黄巢推翻唐朝腐朽统治的雄心壮志。
历史的脚步永不停息,在历史的长河中,我们在见证,在倾听,更重要的是在创造。
听,历史的声音又在耳绊回响,一个个音节,是时光的见证。
【篇四:倾听历史的声音】
历史千载回廊,轻捻一指幽香。伫立而望,山水栈道烟化疆场;笔走龙蛇,浊酒入忠肠,如仙诗韵,翘首烟波似浩荡;夕阳萧鼓,镜花水月,轻指一弹余音绕梁。琴声何处?平仄何许?且听渔歌泛江上
历史之悠久,令人望而生倦。漫步于蜀汉古栈道,风掠过耳际,似有马蹄奔驰之声;闭目而思,若闻兵戈相碰之律。那迸溅的火花,着实而又虚幻地灼伤我面颊。眼前渐而浮现出一幅画面,那正是项羽所设的鸿门宴。步入堂中,项庄握剑而舞、刘邦巧而脱险,暗返汉中,途中烧毁了南栈道,以此计瞒过项羽之眼。历史的抉择不可抗拒,孰不知,这历经千年的古栈道如今还一息尚存。虽人已去,但那令后世永远铭记的史事仍留存了几分于这昔日的栈道上。现如今,硝烟仍在,我们不禁讽叹古人的愚昧。身处现世,那犀利的刀锋自然不会架于你颈上,也不曾想,那被烈火炙烤的焦热与绝望。在那个动荡不定的年代,若是步入沙场,就只有放手一搏,哪怕家书被鲜血浸染,哪怕会尸骨无还,也别无他路可选。历史,就是如此的残酷,历史的转折,犹如这古栈道一般腐朽,但在那样的转折中存活下来的,才是真正的强者,也是推动历史进步的领导者。
中国上下五千年,如此的分分合合,不知演绎了多少载。年轮厚了一圈又一圈,净雪飘了一年又一年,时代也在不断翻新着面孔。历史穿梭到了唐朝,在这里我想感慨的并不是唐太宗和唐玄宗的治国锦囊,而是中国文学历史上的一盛世。说到这里就必须提一个人,他生来桀骜不驯,才气惊人,常把酒独乐。一口浊酒下肚,七分汇入衷肠,剩下三分挥剑弄诗,秀口一吐,便是半个盛唐!他,就是当今人皆所知的大诗人李白,有着诗仙的美誉。他能容情入境,亦能直抒胸襟,既有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的豪迈气概,又有阁道步行月,美人愁烟空的闲情适意。诗人都爱月,一首《月下独酌》那明净的月光,正洒在孤傲游子身上,邀月对影,三人共乐,却带给人一丝凄凉。狂荡不羁的浪子啊,为何你能如此自得其乐?世事明明如此浑浊,你却发出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的壮言。你那豪情满怀的长啸,是那样超凡脱俗,世世流传,传到了现在。如今,在那深邃而神秘的地下盛唐,你是否依然作诗、潇洒为乐?或是对浊污的尘世还抱有一丝无奈,在你那静止的时光流里依然叹息
自古知音难求,伯牙与子期可谓是山水绝唱。而在悠扬典雅的古琴声中,能令我最直接地感受到历史的声音
秀指抚琴,舒缓的旋律勾勒出唯美的意境。江南夕阳洒落江面,临江晚风吹散了花蕊。月,已渐渐升起,旋律也变得宁静该怎么诊断尖锐湿疣疾病?。箫声与鼓声,伴着清脆的琵琶音,掀起了波波江潮。或急,或缓,有如阵阵江风吹拂着红树林。渔歌融合在乐声之中,筝刮动着琴弦,似桨划水声,而随着渔船的渐行渐远,琴声也越来越轻,后又回复了幽静夕阳影里一归舟,便是全曲的最后一段。筝声、箫声、琵琶声,听似断续的几个音符,实而连贯一气,至曲终,仍余音未泯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这首我国民间古典音乐《春江花月夜》,正是展现了一幅夕阳映江面,熏风拂涟漪的风景画。我们无法回望过去,不知古时的景致能否与今日相媲,但这同《高山流水》一样,必将成为千古绝唱,这便是以最美的方式来叙述历史
倾听历史的声音,不论是冷硬的交战,华美的文辞,还是醉人的天籁,都能够使我们回望过去、正视未来。我们的今天终将成为历史,我们又何曾不想让后世听到动人而坚定的声音?面对明处或是暗处的对手,我们不必胆怯,要发出响亮而自信的声音;遇到污浊或是腐败的世风,我们不须逃避,要发出清正而廉明的声音;发现珍奇异宝,我们要将其呵护,将其珍藏,让后代发出赞叹的声音
历史的声音,并不枯燥,每当你对现实感到迷惘或是绝望,请静下心,倾听历史的声音。祖辈的教训如同一面铜镜,让你能够客观地分析局面,冷静地思考对策。我们的现在,也只不过是现代化的历史罢了。我们要创造,我们要争取,首先要学会倾听,听那被尘封千年的声音有何感慨,如何表决,这便取决于我们的内心。历史,是一部珍贵的导航,我们可以从中吸取经验和灵感,从而创造出属于我们的理想未来!
琴悠悠,一潭碧水静如月,碎绪缠心;江上渔火,回首故人岸上歌
【篇五:倾听历史的声音】
轻轻合上历史书本,缓缓闭上眼睛,神奇的声音在心头响起,这声音是从哪里来的?噢,那是历史的声音。它时而宽广辽阔,时而闷声闷气,时而激昂有力,时而低沉嘶哑,时而清晰明亮,时而阴暗难辨我用心倾听,听出了这声音的韵律。
历史的声音常常是抑扬顿挫的。那声音仿佛是一个朗诵者正在讲述一个个故事,先抑后扬,讲述多少爱国之士,在殚精竭虑为国尽忠之际,被小人害死,让人扼腕叹息。而后,历史为他们平反,死后获得无上荣光。比如岳飞,生前致力于抵抗金军,却被奸臣秦桧以莫须有的罪名杀害。后来,岳飞最终又得正名,被尊为抗金英雄,受万人敬仰。又如于谦,在明王朝经土木堡惨败,明英宗被俘后,他迅速组织各路军队进行北京保卫战,力挽狂澜,拯救了危难中的明王朝。可是,于谦竟被徐有贞以意欲罪名所杀,直到李贤任内阁首辅后,于谦才得以平反,各地人民对其敬仰有加。这些声音,让听者在悲愤之余又获欣慰:抑扬顿挫的历史声音最终会还以公正。
历史的声音常常是武始文终的。在每个历时较长的朝代,历史往往以武戏开始,以文戏结束。如商代,开国时商汤、伊尹何等雄才大略,当其灭亡时,只有伯夷、叔齐等少数文人誓死不降周;如明代,开国靠的是朱元璋、徐达、常遇春等人的英武,亡国后,只有黄宗羲、曾静等几位文人与清廷抗争;又如清代,依靠努尔哈赤、皇太极、多尔衮等人的用兵如神得以入关称帝,当其被推翻后,只有王国维这位当时的文化巨匠为清王朝投水自尽。历史为何会这般吟唱?或许长命王朝产生的文化得到更多文人的认同,表现出长久的文化韧性吧。于是,长命王朝得以以武戏始,以文戏终。
历史的声音常常是反复吟唱的。仔细聆听历史的声音,不难发现其前后有许多相似之处,就像一个循环小数,一直重复着那几个片段。比如秦汉与隋唐,都是先有一个短暂的王朝一统江山,紧跟一个长命王朝开创太平盛世;又如鄱阳湖上爆发的两次水战,胜利的朱元璋和王守仁都是利用火攻,失败的陈友谅和朱宸濠则都用铁索将战船连在一起一次又一次,历史似乎不感厌烦,一个片段总要念叨许多遍。中国史如此,世界史亦然。如春秋时期,诸国混战,正如二十世纪的一战、二战;晋楚签订盟约,名义和平,暗地战争,这种情形与二战结束,冷战开始颇为相似;后来的三家分晋,田氏代齐就像苏联解体,各国内战。这一幕幕就仿佛是历史的声音被放大数倍又重新播放,一遍又一遍,历史唱过了一个又一个瞬间
一曲又一曲,历史始终在吟唱,一声又一声,那是穿越千年的历史声音在回响。我倾听着,倾听着历史的声音,品味着,品味着那遥远的绝响
【篇六:倾听历史的声音】
历史的车轮重重地碾压在无源的时间长河之上,伴随着响彻古往今来不知多少生生世世的寂然回音。惨烈,无尽苍凉的悲歌;淡然,超于物外的低吟。沿溯于历史的九天内外的生灵,无时无刻,在过去,在现在,在将来四川看阴道尖锐湿疣哪家最好,都在演唱着人生的歌谣。即使是凡微末尘,也在证明着自己对于时代的意义。倾听历史的声音,让思绪在无垠的天空中飘然而去
传说,仓颉造字,有鬼夜哭。是因为激动这敲响时代音符的创举,还是因为在哀叹人类过去的辛酸,从而潸然泪下呢?一切都不得而知,只有那哭声,在模糊的历史里回荡。
一条蜿蜒的溪水从金黄麦浪中欢快而过,穿过一个宁静的村庄。散发着稻香的茅草屋头,炊烟袅袅。孔子带着一群学生,静静地立于田埂之上,看着犹如缕缕丝绸般的炊烟在风中摇曳,最后飘散于不带一丝杂质的湛蓝天空中。逝者如斯夫,不分昼夜!孔子的高歌声随着溪水的欢唱,绵长的余音也如炊烟般散去。他是在感慨乱世中这抹难得的宁静,还是在感慨时光的易逝?逝去的终将失去,就如这炊烟与余音。
泪罗江畔,涛涛清浪拍打着岸边碣石,意欲紧拥,却只能无奈的坠去。一道人影在江边孑然而立,被如血夕阳拉长了影子,凄苦异常。屈原,你哀叹着民生之多艰,于乱世中寻求着故国昔日的繁盛。若想改革立于世外,必先入世!但在顷襄王的残杯冷炙旁,你的夙愿终只能烟消云散。仕途无望!你再也改变不了他人,发出世人皆醉我独醒的感慨。你像浪花般想抓紧楚国的富强,人民的安逸,却又不得不放手,跳入了泪罗江。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尘埃乎!你哀人肺腑的感慨,如一点清浪,翻腾于浊世之中。
青翠的竹林中,风儿卷起竹叶,带来一片飒飒的摩挲声。不加粉饰的粗犷面庞,身着布衣,狂放的气息扑面而来。你就是嵇康。你手持双锤,正用力敲打着一块烧红的铁块。叮当,叮当的打铁声回荡于竹林里。许久,你抹了一把汗,抓起身旁的酒罐大块畅饮着。我怎会与钟会这种人为伍!然而,你的狂放为人生添加了魅力,却也招来了灭顶之灾。在钟会的陷害之下,你走上了刑场,但你的双瞳中仍有不屈的火光闪耀。一曲广陵散回荡在帝都的天空,伴随着越名教而任自然、审贵贱而通物情的豪放凯歌消失于对虚无的想往之中。
曲曲歌声,袅袅婷婷,曲终人散;段段历史,生生灭灭,断尽人肠。思绪被裹挟在历史长河中呼啸着前行。倾听历史的声音,我听到了俞伯牙与钟子期的《高山流水》,感悟到了友情的亘古不灭;我听到了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梁祝协奏曲》,感悟到了爱情的凄婉长存
我盼望着,在某个青苍的雨夜,能神游物外,继续倾听历史的声音,倾听它的喜怒哀乐、它的分合变幻
【篇七:倾听历史的声音】
无论你是否相信,历史是有声的。让我们静静地坐下,啜一口香茗,细细的倾听这历史的声音。题记
历史的风铃声,起伏在耳畔,喃喃吟诵着历史的音色
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王图霸业转成空,美人香消玉损。面对滔滔江水,那个至情至性的男人,他的眼泪随着脸颊滚滚而下,滴进岁月长河,荡起层层涟漪化作绝唱: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乌江滚滚流,早已沉淀着霸王血的江水,吟诵着生当为人杰,死亦为鬼雄,让李清照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乌江岸,霸王情。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只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看那皇冠龙袍,黄沙金甲。他,堂堂一代帝皇,打下江山,却先拱手让给爹爹。在玄武门前手足情碎,父子情断,不惜继承父业,坐上那雕龙宝座,成那贞观之治之功。朝中忠臣无数,房玄龄、魏征,宁死相谏,强虏则弹指间灰飞烟灭,却换来万生来朝。坐天下,帝皇情。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他,这一个孤苦伶仃的老人,又能做些什么呢?是征战沙场赢得生前身后名,还是隐居山林悠然见南山?他眼见官吏石壕捉人,只能如闻泣幽咽。想当年唐玄宗开元盛世,可如今却只落得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的结局。回望古贤屈原,魂断汨罗江,与他可谓同是天涯沦落人。天下乱,心中愁。
仔细地倾听吧,这就是历史的声音。历史的风铃声,起伏在耳畔,喃喃吟诵着历史的音色
【篇八:倾听历史的声音】
我们无法拒绝那些声音,它们总是执拗地穿越时空,黄钟大吕般在我们耳畔喧响。历史的声音遥远而真切,倾听历史的声音,感受心灵的启迪。
倾听历史的声音,感受劳者的不屈。
坎坎伐檀兮,置之河之干兮,那深沉而有力的砍木声,历经岁月的磨洗,依然在《诗经》中生动地震响,顺着这涟漪的轻漾,循着这本色的声音,我分明看见一群衣衫褴褛者在躬身而作,那铮亮的斧斤闪着愤怒的光芒,在君子们苍白而臃肿的面前划过。坎坎,这原始而苍远的斧声,是我所听到的第一声历史的呐喊,在这呐喊声中,跳动着不屈的音符。
倾听历史的声音,感受无悔的心音。
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信而见疑,忠而被谤的屈子,面对浑浊、污秽的社会,虽身陷无助的境地,却依然喊出了这撼山震川的心曲。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坚持真理,献身理想的伟大与崇高,使屈原伫立为一座不朽的丰碑。于是那飞天一跃,溅湿了历史的天空,更打湿了后来者的眼睛。于是,虽为一支小小支流的汨罗江,使所有的长江大河瞬间失重。沅湘流不尽,屈子怨何深!流不尽的是沅湘之水,淌不完的是屈子的怨愤,但奔腾不止、响遏行云的更是屈子无悔的心音。
倾听历史的声音,感受智者的责任。
沉默啊沉默,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智者的声音总是那么撼人心魄,发人深省,催人奋进。在华人与狗不得入内的时代,在生灵涂炭、民不聊生的年代,一个一米五六的小个子巨人般的声音,点亮了黑暗的天空。这声巨响饱含着怎样的痛,隐藏着多少的怒。哀其不幸,怒其不争,在哀与怒之间洋溢而出的是一腔热血,抛洒而出的是满怀深情,麻木者当醒,不仁者应悟。鲁迅,一个倔强的战士,一个深沉心灵的抒写者。
倾听历史的声音,感受时代的自豪。
中国人民站起来了!那位曾独立寒秋的诗人,以他浓重的湖南口音,宣告了一个时代的结束,也开启了一个时代的辉煌。这自豪而庄严的声音,走过了两千多年的漫漫长途,穿越了浓重凄苦的悠悠长夜,它浸透着泪,它饱蘸着血。于是千山肃立,于是万川静流,于是礼炮轰鸣,于是掌声雷动。在东方,激荡的是一声洪响,站立的是一个民族。
倾听历史的声音,感受伟人的深情。
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深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正是这种爱,让邓小平成为了中国改革的总设计师;正是这种爱,让他为祖国为人民勾画出了一幅幅醉人的蓝图;也正是这饱含着这爱的声音,为我们传递着富裕的信息,讲述着春天的故事。一九九七年一月七日,一个伟人离我们而去,但一个声音让我们铭记。它继续引领着我们迎接一个又一个绚烂的春天。
倾听历史的声音,感受逝者的心动,那么,我们该留下怎样的声音,绽放怎样的心声?
-
与其叹息,不如进步作文650字
有一天遇到以前的同学,问起近况,他感叹别人的顺风如意,自己则不能成功。... [详细]
-
一位老爷爷使我懂得了珍惜
小时候,我很调皮,一天到晚只会顾着草丛里的蛐蛐,池塘中的小蝌蚪;或是... [详细]
-
三年级学生帮助残疾人
今天,天气非常晴朗,我写完作业和好朋友小绘姐姐一起去玩初期症状。在路上是什么引起的湿疣... [详细]
-
一件有意义的事关于小学生记事作文250字
一天,妈妈带着我和弟弟到公园去玩体育。走到公园,我看到地上有一个钱包,就捡了起来。... [详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