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初中作文 >> 压岁钱的来历_0

压岁钱的来历_0

发布时间:2017-08-04 06:38:04 来源: www.jc6878.com 作者:生花妙笔网

1、传说古时候每到年三十的时候就有野兽趁着大人睡觉的时候把家里的孩子叼走吃了,所以很多地方都有年三十晚上不睡觉的习俗,但是有一次一名母亲把一枚铜钱装 在红色的袋子里放在孩子的枕头底下,结果发现野兽就不敢靠近小孩了,所以从此以后每到年三十大人都会给小孩或晚辈压岁钱。那个岁据说就是野兽的名称 红包的由来。2、春节拜年时,尊长要将事前准备好的压岁钱分给晚辈,据说压岁钱可以压住邪祟,由于岁与祟谐音,晚辈得到压岁钱就可以平平安安度过1岁。压岁钱有两种楚雄hpv治疗费用,一种是以彩绳穿线编作龙形,置于床脚;另一种是最常见的淋病,即由家长用红纸包裹分给孩子的钱。3、最早的压岁钱出现于汉代,又叫压胜钱,并不在市面上流通,而是铸成钱币形式的玩赏物。钱币正面一般铸有万岁千秋、去殃除凶等吉祥话和龙凤、龟蛇、双鱼等吉祥图案。4、听说嘉兴府有一户姓管的人家,夫妻老年得子,十分珍爱。在年三十晚上,为防小偷,两人将钱币包了又拆,拆了又包,睡下以后,包着的八枚铜钱就放在枕边。半 夜里,一阵阴风吹过,黑矮的小人正要用他的白手摸孩子的头,突然孩子枕边迸出一道金光,祟尖叫着逃跑了。因而祟不敢再来侵扰了。因岁祟发音相同, 日久天长,就被称为压岁钱了。5、压岁钱最早出现于唐朝宫廷内。据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记载,唐玄宗天宝年间,内廷妃嫔,每于春时hpv治疗优质医院大全,各于禁中结伴三人至五人掷钱为戏。王建的《宫词》 说:工人早起笑欢呼,不识阶前扫地夫,乞与金钱急借问,外头还似其间无;宿妆残粉未明天,总立昭阳花边树;寒日内人长打白,库中先散与金钱。足见 唐朝宫庭内春日散钱之风昌盛。6、压岁钱的名词最早可见于清曹雪芹的《红楼梦》:两府男妇小厮丫鬟亦按差役上中下行礼毕,散押岁钱、荷包、金银锞,摆上合欢宴来。7、春节拜年时,长辈要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分给晚辈,据说压岁钱可以压住邪祟,由于岁与祟谐音,晚辈得到压岁钱就可以平平安安度过一岁。下一年还是这样,以此类推。8、民间认为分压岁钱给孩子,当恶鬼妖魔或年去伤害孩子时,孩子可以用这些钱贿赂它们而化凶为吉。清人吴曼云《压岁钱》的诗中云:百十钱穿彩线 长,分来再枕自收藏,商量爆竹谈箫价,添得娇儿一夜忙。现在长辈为晚辈分送压岁钱的习俗仍然盛行,这些压岁钱多被孩子们用来购买图书和学习用品和生活用 品,新的时尚为压岁钱赋予了新的内容。9、在以血缘关系为纽带、以家族生活为基本模式的传统社会里,讲求的是长幼有序,家长们平时都很威严。只是到了春节,在喜庆的氛围里,小辈们给长辈 们行磕头礼,表示对尊长的敬重与祝福,长辈们则发给小辈们或多或少的压岁钱,表示对小辈们的关心和爱护。压岁钱的施与取,像是一出热热闹闹的戏,表达了共 度佳节、喜庆热闹的意思。

推荐阅读
热点聚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