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初中作文 >> 2006,我在丽江的蜗牛生活

2006,我在丽江的蜗牛生活

发布时间:2017-08-07 03:38:31 来源: www.jc6878.com 作者:生花妙笔网

【背景:对懒的向往】从春季开始,我就越发懒惰了。到了这千载难逢的酷夏,我的懒惰就更有了理直气壮的理由。就连例行的长途旅游,我也在游移不定的状态下,选择了不远不近的、懒散的丽江。如今这懒字,已不是什么羞于启齿的字眼。相反,它早荣升为一种精神境界。有人说:懒,是一种幽默的智慧;对一切无聊的举止,懒甚至是一种美德。而丽江本身的慵懒,在我看来,则代表着灵性的回归,代表着一个时期的慢生活极致。【大研古城:我接触的慢生活符号】2006年7月26日下午,室外温度显示为38摄氏度。我盘点行装约上好友小夏离开成都。飞机很准点,但降落却不顺利——因雷阵雨缘故转而迫降昆明巫家坝机场,滞留了大约1小时左右,到达丽江已是夜里9点多钟。古城内严禁通车,出租车只得停在古城口,我和小夏拎着包沿着湿漉漉的街道往里走。雷雨过后,当地气温下降至15摄氏度,空气异常清冷,与几小时前的成都判若隔世。地面未干的雨水反射着隐约的亮光,白墙、青瓦、石板路、静谧的路灯、幽长的巷子、偶尔途经一两个行人,踢踏踢踏的脚步声……静的,动的,亮的,暗的,有声的,无声的,这一切所散发的缥缈气味,让人恍惚,好像暗房里一组黑白胶片,缓缓地回放着三四十年代某电影情节。客栈是通过网络早定好的。大门敞着,里面亮着灯,我们径直进去,院子里非常热烈,一群年轻人正忙着烧烤。大海闻声从廊下迎过来,昏黄的光闪烁在他身后,使我看不清这个客栈主人年轻的脸,剪影很高大,一米八好几,披肩长发,一口地道的京腔。放下行李,大海主动陪我们去附近川菜馆吃饭。外面黑漆漆的,拐过几条夹缝般的巷子,我们终究看见一座明亮的小木楼,两层,原木黄的屋檐上悬满成串的红灯笼。老板娘是个地道的川妹子,把我们让到阁楼上,就和大海熟络地聊起天来。我情绪蛮好,但没胃口,于是点了开胃的酸辣粉。厨房很快送餐上来,我不慌不忙地掏出相机,将镜头对准深褐色的土陶碗,笑道:我的蜗牛生活正式开始。■客栈,我的蜗牛生活住进这家客栈,介于一个偶然。记得出发前在网上搜寻出游攻略,发现一家自助游网站不错,因而向版主打听客栈,版主很爽快地给我个电话号码:找大海吧。我给大海发信息,不料大海更爽快:不用说,肯定是来我家啦。大海经营的客栈位于古城西南缘白马龙潭附近,是一座普通的全木质纳西民居,大致座西北朝东南,两层主楼带一侧厢房。房屋的建材泛出古旧的烟熏色,楼上有四个房间和一个小天井,过廊很宽但不高敞,伸手就可抓住屋檐上垂下的蓑衣子。楼下因多了排东厢房,房间自然要多些,椽末还腾空辟出间阁楼供主人自己使用。南墙上爬满三叶梅,这是一种很美的植物,在云南很常见,叶子三片轮生,初发时为紫色,渐长渐绿。细长的藤条绵延而上,紫绿相间,像少数民族服饰,朴素而又冷艳。相比之下,墙角的樱桃树就纯洁多了,斜支着,被雨洗刷过的叶子在阳光下绿得发亮。陡峭的开放式木楼梯,就掩映在3叶梅和樱桃树枝里,梯口镶了透明的玻璃框架,支撑点是两根圆木。这圆木很奇怪,色泽黝黑,颇似经高温后的炭木,完全的树干中间,还掏了许多婴儿头大小的洞泸州治疗梅毒的医院。后来在束河古镇郊区,我又发现无数像这样的黑木柱,矗立在大片的空地上,被鲜艳的向日葵映衬得像某种精神图腾,或是与宗教有关的法事遗物。后来经过了解才知道,那不过是纳西人丰收时用来挂晒粮食用的一种工具。善于利用当地原始材质,也算客栈一个特点,譬如用磨盘插太阳伞,猪槽当茶几,竹篓做垃圾筐。院子里铺满白沙砾,像沙滩,敢匍匐其上的,也只有樱桃树黑色的影子。临街的院墙被主人推成残垣,改种了1溜斑竹,空间愈发通透,模糊可以看见巷子里影影绰绰的行人。阳光房的玻璃上挂满干透的松果,躺椅歪着,已经很久没有人坐过了。阁楼下是个起居休闲厅,也即客栈的入口,艳丽的红绒布沙发,电视机挂在墙中央,上面煞有介事地安置着一颗镶银的人颅骨,临街的落地玻璃格子上贴满各种出游信息。大海登雪山的照片以及各种登山工具充斥房间各个角落,很是显眼,据说他原是三夫登山队的领队,北京人。至于如何跑到南方租所纳西房子安定下来,并做起这守株待兔的生意,我没问,也就不得而知了。从价格上看,这所房子大概和我去年在稻城居住的德西孔萨一样,属于青年自助旅行社。但这所房子好像更自由自在,主人很贪玩,常常不见人影,这使老房客接待新房客成为常见事,而新房客常常分不清哪个才是真正的主人。分不清正好,大家都成了主人。我有时也产生这样的幻觉,陷在廊下的藤椅上发愣。云在天上飘,猫在瓦上走,旺财怀孕了,挺着大肚子安静地趴在滕几前,小狗乐乐跳来跳去,一厢情愿地跟它嬉戏……此时,房子是古老的,时光是新鲜的;气味是凝固的,感觉是跳跃的;我是我的,又是非我的。一切忽远忽近,熟悉而又陌生。之所以住客栈,原本是想尽最大可能地接近纳西本族生活。后来才知道这个想法多么幼稚。略微了解丽江的人都知道,但凡城中起早摸黑的,多半是外地人,而当地居民大都搬到新城去了,祖屋或卖或租。他们生性闲散,几乎是不经商的。和普通买卖相比,这客栈则又有些不同,恍如蛾子租了蜗牛的壳,做起这蜗牛的生意来,时间1长,不但这蛾子成了蜗牛,使偶尔闯进来的其它昆虫,也恍忽间成蜗牛了。我很享受这弥足珍贵的蜗牛生活。只是这样的生活细节随机而细碎,轻飘飘地找不到任何附着点,这给我的记录带来很大的困难,并连累我的读者。但我仍然愿意用真实而恳切的态度把那些点滴写下来,即使它们并没有甚么实际意义。在古城里,我们没有既定的作息时间,通常是阳光爬上窗帘充当闹铃。梳洗完毕大约10点左右,然后我们散步出去吃东西,像阳光下草地上寻食儿的鸡仔,自由惬意。砂锅米线、炒米线、丽江粑粑、鸡豆凉粉、饵丝、凉卷粉……每天换两样,一样一样尝个够。中午时分,再买些自己喜欢的食物往回走。若在巷子里碰上当地妇女提一篓子水果叫卖,我们也会买一些崇左生殖器疱疹治疗费用。梨子、葡萄、香蕉、桃子,我最喜欢小芒果,听说产自西双版纳,熟透了,金黄色,玲珑而甜蜜石河子生殖器疱疹医生咨询挂号。午睡起来,我总是喜欢吃上一两个。偶尔不想出门,也会叫餐。不过犯这样的懒,得是大海在家的时候,由于我们懒得连外卖的电话也忘记问了。傍晚,太阳下山了,紫外线弱了,空气也凉爽了,人们突然从土里冒出来,个个精神抖擞,导游高举旗帜率领各路盟军奔往古城,在四方街附近会师。古城的各家店铺由此迎来一天当中最光辉的时刻,小河两岸的酒吧门口,身着民族服装的漂亮女孩开始唱歌舞蹈招揽客人,五颜六色的灯笼亮起来,四周张灯结彩嘤嘤燕燕像旧时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古城的繁华,好似夏天的胭脂花儿,白天蔫蔫的,1到晚上就新鲜过来,并发出浓冽的香。我们变成凑不够热闹的孩子,浑身都是劲,要么穿巷子:逛各类店铺,银具,木器,布艺……看当地工匠熟捻地利用天然质材制作精美的小玩意儿,在玉器店里视察买玉人怎样在灯光下分辨成色并讨价还价;要么泡酒吧:听三江组合唱听不懂的纳西歌,慢嗨快摇,直到午夜才离开人群,穿过幽深的巷子,一惊一咤地摸回家;要么租辆自行车出古城穿新城慢慢跑向郊外,这时候,玉龙雪山浮上墨色的水面,清凉的晚风钱币一样大把大把抛过来,砸在我们袒露的肌肤上。不多久,我们就熟悉了古城,熟悉了古城的各条巷子:宽的,窄的,门庭若市的,门可罗雀的,民居夹道的,绕水而行的,僻静处路径粗糙,繁华地石如卵面。水上的石桥或栗木桥穿针引线般把各条巷子缀在1处,于是整座古城就成了座巷子与水的迷宫了。我尤其喜欢客栈所在的那条小巷。由于客栈位于古城边沿,所以还算清净。巷子里行人希少,两侧房屋西高东低,东墙完好,西墙班驳,剥落的白石灰后面露出黄色的夯土,路灯悬出墙外,木质方框已变色了。远处,三眼井,古垂柳,大丛大丛的鲜花从矮墙头漫出来……阳光异常明亮,暖色调的小巷简直就是1幅立体水粉,任何1处不经意的设置仿佛都别具匠心。巷子里有很多客栈,偶尔看见露台上坐着三三两两的人们,捧着咖啡或茶,有的沉默不语,有的低声说话,旁边的木牌上赫然写着:读书,聊天,听音乐,晒太阳,想心事……这些文字所叙述的生活空间,活动着某种极慢极慢的纯精神物质,轻松,恬淡,慵懒。我日日经过那里,逐步发现它的美,细致入微。或,风景不在别处,当感觉的碎片浮入哪一个空间,那便是的专属世界了。我很乐于享受这样的“小世界”,就蜗像牛渐渐爬行,渐渐欣赏途中的风景,慢慢咀嚼它有幸得到的每粒微小的食品。

推荐阅读
热点聚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