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无私奉献_0
长期以来,不管大会小会领导们总爱用无私奉献来教育我们,各种无私奉献的表彰大会铺天盖地。这本也无可厚非,奉献精神是人类的一种可贵的精神品质,况且就我们国家而言,谁都知道没有老一辈人的奉献就没有今天强大的中国。然而,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使命和社会责任,时过境迁,而今我却更多的感受到了这类无私奉献的宣讲的苍白无力,它仿佛再也调动不了国人工作的热忱了淋病的早期病症表现有哪些?。是什么原因呢?是我们不爱国吗?是我们都沦落成拜金主义者了吗?或是我们都受了资本主义腐朽思想的毒害了呢? 我想不是的,中国经历了几千年的封建社会,本来就是一个人文关怀匮乏的国度,过分强调无私奉献,更会忽视了人本身,导致这种无私奉献成为一种虚伪的宣讲。我们奉献,我们努力工作是为了什么,不管我们建立了多么强大的国家,有多么先进的社会体系,我们工作的成果都必须落实到人身上,是要让人过得更加美好。而不是构建强大的社会机器,让机器来吞食我们的成果,让我们成为附庸。 我所认为的奉献应该是一种使命和责任,这包括对社会、对自己的使命和责任,不同的时期和不同的人也就会有不同的使命和责任。所谓无私奉献是有困难的,光讲忘我,不讲回报,在短期内会是行得通得,由于它受到社会使命和责任的支撑。但是从长远来看,无私奉献只会让奉献变得苍白无力,只会让个体变得苍白无力。劳动是光荣的,可没有合理的劳动报酬又怎么光荣得起来呢? 我们中国经历了几千年的封建社会,强大的封建精神禁锢已让我们这个民族变得有些麻痹。五四新文化运动强调思想解放,又全面否定几千年的传统文化,让人性变得张扬,近乎疯狂。解放后,由于盲目的、非理性的个人崇拜又致使了文化大革命。几经风雨之后的民族又重新站起来了,老一辈中华民族凭着他们强烈的社会责任和使命忘我地投入到社会主义建设的洪流中,应该说他们付出了太多,他们牺牲了自我,成就了今天。他们这类可歌可泣的精神在任何时代都不过时。随着社会的发展,改革开放取得了巨大成就,而这种成就应当属于全体中华儿女,应当通过合理的分配让大家来共享这种成绩,而不能由于我们的无私就让这类成就置之不理。新时期有新的人生观、价值观饮食方面要去注意哪些问题呢?,新的社会思潮带来了人性的解放,人们在奉献的同时也希望得到社会的认可,也希望得到回报,分享自己的劳动成果。否则一味地让人充满豪情,无私奉献将成为一句空话。在我读师范的时候,看到电视里表彰孔繁森这位党的好干部时到底什么是尖锐湿疣?,我就在想这么一个问题,这么一个好干部为何以前没有人关注过,他生活中有那么多困难为什么社会没有去帮助他,让他独自背着沉重的包袱走完一生,我们的人文关怀到那里去了。现在人死了,我们又来悼念他,这算什么?是要用他的精神再来造就千千万万个像他那样英年早逝的悲剧英雄吗?如果真是这样的话,我们宣讲的无私奉献就成了一种精神奴役的桎梏,不要也罢。看法有些偏激,但在我们的社会生活中确实存在着这样一大批由于无私奉献,缺少关怀而默默逝去的英雄。 有句话说,我们不能让英雄流血又流泪,没有关怀,那来奉献,我们总不能让每一个劳动者都变成吃进去草,挤出来奶的老牛,那样的话再强壮的老牛也会疲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