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升初语文作文辅导:怎样写读后感
怎样写读后感 为了使读书到达更好的效果,我们除要善于动脑,找到所读文章的眼睛,心领神会之外,还要勤于动笔,写读书笔记和读后感。固然读书要有好的效果,思考是最重要的,但是正如俗话所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把思考的结果整理出来,写成笔记和感想,既有助于思考,也可以帮助我们记忆思考的结果,便于往后比较、综合、分析。这对于我们提高写作水平,也是很有帮助的。 写读书笔记比较简单,难在不好坚持,我们对此只做简单的介绍,至于能不能坚持,那就在于你自己了;我们重点要研究和练习的是读后感。 1、关于读书笔记 读书笔记分为摘录笔记、提纲笔记、评注笔记、心得笔记4种。 摘录笔记就是把所读文章的好句子、好材料摘录下来的笔记。这种笔记有的同学就做过,但是坚持下来的人很少。摘录笔记做多了,经常读一读,对提高我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很有帮助,在作文时可以参考、模仿,有的乃至可以直接援用。 提纲笔记就是把所读文章的要点归纳记录下来的笔记阴性尖锐湿疣,常见的症状是什么?。它对我们阅读分析很有帮助,也有助于我们提高作文的构思能力。 如果所读的书是自己的书,还可以在书的空白处写下自己看法、疑问、评论等,也可以做一些记号。这就是评注笔记。它会加强我们对文章的理解、记忆,作文时如果要参考、模仿度过的文章,有没有做过评注的,效果大不一样。 心得笔记简单的就是扼要地写一写读书的心得,可以不过多考虑格式,把心得记下来即可。上一讲我们说找文章的眼睛,实际就是一种心得,你把它记录下来,不用过多地展开议论,这就是心得笔记。 广义地讲,读后感也是心得笔记之一,但人们一般都把读后感独立地提出来讲授和练习。我们也这样做。 二、读后感的概念 读后感的概念有两重含义:一是真实的、不受任何约束的读后感,二是一种作文的体裁,考试时要接受各种条件的约束。下面这篇读后感,就接近于第一种读后感。写这类读后感,主要是给自己看的,一定要真实,有什么感想(当然感想应当有意义,值得一写)就写什么感想,与心得笔记不同,它要展开来写,尽量像一篇文章,尽可能写得生动、实在、深刻。一般应当写清楚读了什么,有什么感想,联想到了甚么,对自己有什么作用等。它不追求文体、格式框框,写起来也可长可短。 处处留意皆学问 读《金冠的秘密》有感 头几天药物治疗尖锐湿疣能痊愈吗,我读了一则故事。其内容是,古希腊的一位科学家叫阿基米徳,他在一次洗澡时发现了水的浮力原理。据此疾控科普,他解开了金冠的秘密。原理是:拿两只大小都相等的罐子,把金冠和一个与它同样重的金块,分别放入装满水的罐子里。水从罐子溢出时,用两个盘子接着,再把两盘水称一下。若放金冠的罐子溢出的水多,说明金冠不是纯金的。这个故事给我的启示是:处处留心皆学问。 世界上的万事万物,都有它本身存在和运行的规律。这些规律有许多我们其实不知道。要认识世界,掌握规律,学到知识,就要去留意观察。如果不留心,知识永远不会自动跑到我们的头脑中来。有一次,我家的窗户上结了冰。爸爸问我是怎么回事。我随口说道:不就是热胀冷缩嘛!爸爸告诉我要注意观察。经过一次次的视察思考,我才发现了其中的秘密。原来,暧空气遇到冷玻璃形成了水珠,晚上气温下落就结了冰。 我们许多人都洗过澡,为什么阿基米德洗澡的时候,就知道怎么解开金冠的迷呢?阿基米德并不比我们多长一个脑袋,也不多长一只胳膊。他发现水的浮力,是由于他留心视察,才得出结论。如果不留心,他洗一万次澡也不会知道什么是水的浮力。有的同学可能会说:书本上学到的知识我们没有留意观察,不也掌握了,你说的处处留意皆学问不全对。其实,书本上的知识也是前人留意视察的结果。就说我们学的地球引力吧,它就为牛顿留心视察发现的。有一次,牛顿坐在苹果树下看书,1只苹果掉在了他的头上,他想为什么苹果不往上掉呢?他留意了这个问题,才知道了地球的引力。 没有一项发明是睡觉睡出来的。我想:一个人只要勤于视察、勤于思考、勤于试验,不怕失败,就一定能获得成功。 写这种没有约束的自由的读后感,很多人比写考试作文的读后感要生动、实在,缘由就在于自由二字,如果你在考试作文时,也保持这类轻松自由的心态,恐怕写出来的作文要多得很多分。仅从这一点分析,经常写一些自由的读后感,是否是可以减少你在考试时的紧张的不正常的心理压力,使作文写得更好呢? 3、读后感的写法 写读后感最重要的一点是要读出所读书籍或者文章的眼睛,它是你展开来写的基础、中心和出发点,这个问题我们已经在上一讲里说过了,这里就不多讲了。其次,写读后感,有它一定的规矩,有的书上把它归纳为引、议、联、结,四个字,想公式一样。对于这些规矩我们不可以不学,考试时只要内容有创意,套用这类公式未尝不可;但我们也不要受其所限,写成千篇一律的八股文,也可尝试在结构上有自己的创意,有自己的个性。但不管怎样,读后感也离不开读对原文的引述、概括、评价等等,离不开感自己的感想。只要把这两个字表达好了,就是好的读后感。 怎样写读后感 在读过一篇文章或1本书之后,把获得的感受、体会和遭到的教育、启发等写下来,写成的文章就叫读后感。 读后感的基本思路以下: (1)简述原文有关内容。如所读书、文的篇名、作者、写作年代,以及原书或原文的内容概要。写这部分内容是为了交代感想从何而来,并为后文的议论作好铺垫。这部份一定要突出一个简字,决不能大段大段地叙述所读书、文的具体内容,而是要简述与感想有直接关系的部份,略去与感想无关的东西。 (2)亮明基本观点。选择感受最深的一点,用一个简洁的句子明确表述出来。这样的句子可称为观点句。这个观点句表述的,就是这篇文章的中心论点。观点句在文中的位置是可以灵活的,可以在篇首,也可以在篇末或篇中。初学写作的同学,最好采用开门见山的方法,把观点写在篇首。 (3)围绕基本观点摆事实讲道理。这部分就是议论文的本论部分,是对基本观点(即中心论点)的阐述,通过摆事实讲道理证明观点的正确性,使论点更加突出、更有说服力。这个过程应注意的是,所摆事实、所讲道理都必须紧紧围绕基本观点,为基本观点服务。 (4)围绕基本观点联系实际。一篇好的读后感应当有时代气息,有真情实感。要做到这一点,必须善于联系实际。这实际可以是个人的思想、言行、经历,也可以是某种社会现象。联系实际时也应当注意紧紧围绕基本观点,为观点服务,而不能盲目联系、前后脱节。 以上四点是写读后感的基本思路,但是这思路不是原封不动的,要善于灵活掌握。比如,简述原文一般在亮明观点前,但两者前后次序互换也是可以的。再者,如果在第三个步骤摆事实讲道理时所摆的事实就是社会现象或个人经历,就没必要再写第四个部份了。 写读后感应注意以下问题: 一是要重视读 在读与感的关系中,读是感的前提、基础;感是读的延伸或者说结果。必须先读而后感,不读则无感。因此,要写读后感首先要读懂原文,要准确把握原文的基本内容,正确理解原文的中心思想和关键语句的含义,深入体会作者的写作目的和文中表达的思想感情。 二是要准确选择感受点 读完1本书或一篇文章,会有许多感想和体会;对一样一本书或一篇文章,不同的人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更是会产生不同的看法、受到不同的启迪。以大家熟知的滥竽充数成语故事为例,从讽刺南郭先生的角度去思考,可以领悟到没有真本领蒙混过日子的人早晚要露馅,认识到掌握真才实学的重要性;若是斟酌在齐宣王时南郭先生能混下去的缘由,就可以想到领导者要有实事求是的领导风格,不能搞华而不实,否则会给混水摸鱼的人留下空子可钻;再要从管理体制的角度去思考,就可进一步认识到齐宣王的大锅饭缺少必要的考评机制,为南郭先生一类的人提供了饱食终日混日子的客观条件,从而联想到改革开放以来,打破铁饭碗,废除大锅饭的必要性。 一篇读后感,不能写出诸多的感想或体会,这就要加以选择。作为初学者,就要选择自己感受最深又觉得有话可说的一点来写。要注意把握分析问题的角度,注意联系自己的实际情况,从众多的头绪中选择最恰当的感受点,作为全文议论的中心。 初中作文课中,除了写读后感外,老师还会要求同学们在看完一部电影、电视片或参观完某一展览后写观后感,观后感的写法与读后感是一样的,只需在第一部份简述所观的内容,然后引出观点、展开论述就可以了。 练习 1、分析一下本讲例文有甚么优点和毛病? 2、完成上一讲的练习2。注意这篇作文不一定非写成读后感不可,构思的重点是展开联想和想象,可以写成读后感、议论文,也可以写成记叙文、散文,要写得深入、生动、有文彩、有创意才好。 3、分析下面这篇作文的毛病。把它改写成一篇较好的观后感,原文的副标题不要改动,主标题可以自拟。 光辉的形象学习的榜样 影片《焦裕禄》观后感 我噙着眼泪走出电影院,焦裕禄那高大的形象依然萦绕在我的脑海中 年仅42岁的共产党员焦裕禄,在1962年冬调任河南省兰考县县委书记。 他是艰苦朴素的典范,常年穿的是打着补丁的衣服,一件旧大衣成了他御寒的唯一之物。他严于律己,克己奉公,吃的是窝窝头,小咸菜。在下乡救灾治涝的数月艰苦奔波中,总是自备干粮,手拿雨伞,和大众一起战洪水,探流沙,查风口。他坚持生活在群众当中,和大众同甘共苦,哪里最艰苦,哪里就有他的身影。他一心为公,一心为民,惟独没有自己。在兰考一年多的时间里,他忍受着肝病的痛苦,日夜坚持工作,后来病情严重恶化,变成肝癌,然而他仍然以顽强的意志忍受着剧痛,在狂风、大雨、沙窝、激流里奔走,兰考全县149个生产大队他走了120多个大队。为治理兰考的三害,改变全县36万人民的贫困面貌,他带侧重病坚持工作,坚持战斗,直到生命的最后一息。年仅42岁的好干部焦裕禄于1964年5月14日离开了人间,但他永久活在兰考和全国人民的心中。 和焦裕禄相比,我深感内疚。过去我总是和同学讲吃比穿,衣服不时兴了就再也不愿穿上身,吃大米和白面还觉不合口。真是身在福中不知福,忘了革命先辈创业的艰苦,守业的艰难,忘了接班人的重任。今后我一定以革命前辈为榜样,处处严格要求自己,艰苦朴素,勤奋上进,做一名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革命接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