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自传作文600字
我的自传作文600字
十三年前,我随着哇地一声啼哭,降临到了这个世界上,宛如一棵幼苗,在父母的呵护下渐渐长大。
幸福的童年
小时候,我是个双面小男孩。如果遇见生人,就爱躲在爸妈身后或藏某个角落里静静地看,别人和我说话的声音大一点,我就会吓得小声地哭起来。只有在爸爸妈妈的面前,我会活泼起来,叽叽喳喳地说个不停,手足舞蹈地走来跑去。妈妈常常笑着说我像只调皮的小猴子。
我还是个很有思想的小男孩。有一次,妈妈问我:龟兔赛跑的故事是谁赢了?我思考了一会儿说:妈妈,这个故事不合理呀。妈妈歪着头问:怎么会不合理呢?我说:乌龟是海里的动物,而兔子则是生活在大森林里的,它们两个怎么会在一起赛跑呢?妈妈听了,拍掌大笑,然后说,对,对,咱家小宝有思想,有思想。
艰涩的成长
可是,幸福在我六岁那年飞走了。妈妈带着对我的爱与不舍飞到天国去了。从此,我的生活里,只有爸爸和我。可是从小到大,他在我的眼中是那么凶,那么地不近人情。
爸爸是个生意人生殖器疱疹都具有啥体现,天天忙着自己的事情。以前上学,都是妈妈送我。现在妈妈不在了,爸爸让我独自去上学。直到现在,第一次独自上学的情景一直烙在脑子里。那时,我上小学一年级。我赖在家门口,哭哭啼啼地不肯走,路上那么多车什么是生殖器疱疹的危害?,那么多人,我怕!可是爸爸把我推出了家,然后怦地一声关上门。哭了很久性病专家讲解如何彻底治愈尖锐湿疣,我还是带着恐惶的心情上独自上路了。谁知,天不长眼,正当我万般惊恐过马路时,一辆自行车从身边飞驰而过。我的脸和手都被擦破了,那人还把我痛骂一顿,说我一个小孩子在路上乱跑什么。我委屈得大哭起来,心里想爸爸到底是不是我的亲爸爸呢?莫非真的像妈妈说的那样,我是他们在一个大树杈上捡来的孩子?
不管怎样,我从此开始了独自上学的路。从小学二年级开始,一直是我背着一个大书包独自上学的,无论刮风下雨。
乐观的现在
可是,随着年龄的成长,我对爸爸的恐惧和怨恨也一点点消失。亲戚、邻居、老师或是同学们对我表扬和鼓励,让我慢慢理解了父亲的良苦用心。
我和同事要出差,你自己在家当心点。大概是几天的时间,就看你的了。父亲撂下一句话走了。我已经13岁了,一个人在家,没有大人,一切事情自己安排,自己干。
可是,我很好。前两天吃着爸爸在家时的剩菜。几天后,我开始做鸡蛋面条,甚至学着炒土豆丝。隔壁的王奶奶有时候会过来教教我,并摸着我的头说:这孩子可真会做,鹏鹏,你爸爸也不容易啊,把你教得这么懂事。
第二天,在闹铃的催促下,准备起床。然后洗漱之后赶到学校,上早自习。下自习后,帮政治老师收昨夜的作业,然后和同学们一起去食堂吃早饭,迎着东方的朝霞,谈论着新一天的打算。
最后,告诉大家,我叫吴鹏。我很喜欢我的名字,虽然它不是最好的,甚至还有同学按谐音,给我起了一个外号巫婆,但依然不影响我对它的肯定与爱。因为妈妈在名字里寄托了她对我的期望与祝福。希望我能做一只展翅高飞的大鹏,翱翔蓝天。
现在,我正在努力,妈妈正在天国里望着我,我不会让她失望。
【写作指导:细节描写让人物鲜活的金钥匙】
人物是文章的灵魂,但在学生的习作中常见的人物形象往往是千人一面,既无个性,又不生动,整篇文章显得干瘪乏味,缺少感染力。仔细阅读这些作品,就会发现这样一个共同的问题:往往只是一味地追求把某件事写完整,而忽略了进行生动具体、细致入微的细节描写。
细节描写的范围很宽广,它的作用也是多方面的,但主要还是刻画人物性格,塑造人物形象。一个个传神的细节,犹如人体身上的细胞,没有了它,人就失去了生命;文章少了细节,人物形象就失去了血肉和神采。作家李准说:一个细节在揭示人物的性格特征的作用上,有时和一个情节、一场戏肩着同样的作用。正如平常所谓的于细微处见精神。
文学大师的创作,就非常重视对细节的描绘。鲁迅的《阿Q正传》中有一段阿Q刑前画押的细节描写:要画圆圈了,那手捏着笔只是抖,于是那人将纸铺在地上,阿Q伏下去,使尽平生的力画圆圈。()他生怕被人笑话,立志要画得圆,但这可恶的笔不但很沉重,并且不听话,刚刚一抖一抖的几乎合缝,却又向外一耸,成了瓜子模样了。这个行为细节,具体、形象、生动地反映了阿Q的性格特点直到死还恪守着自欺欺人的精神胜利法。当人们读到这一细节描写时,谁又能不觉得阿Q的可笑、可悲、可怜?又怎么会不哀其不幸,怒其不争,进而深思国民劣根性?
不仅中国作家如此,外国作家亦然。如巴尔扎克的《欧也妮葛朗台》中写葛朗台死前,当神甫把镀金的十字架送到他唇边让他亲吻基督的圣像时,他却作一个骇人的姿势想把十字架抓在手里,这一下最后的努力送了他的命,只这一细枝末节就活画出了这个守财奴贪婪成性、至死不变的丑恶形象。正是细节描写,使人物有血有肉,性格鲜明,形象栩栩如生;有了鲜活的人物,整篇文章因之而充满生机,产生强烈的感染力。
当然,并不是所有生活上的细节都具有价值,也不是只要写得细就可以了。好的细节描写必须是有用的、真实的、典型的。它必须为展示人物的精神风貌和深化文章的主题服务,它必须符合人物的性格特点,符合现实生活的实际,应最能突出人物的个性特征。细节从哪里来?文学来源于生活,细节就在丰富多彩的生活之中。做个生活的有心人,时时处处留心观察身边的人和事,特别是自己的描写对象。绍兴街头,咸亨酒店,鲁迅潜心观察短衣帮与长衫客,才画出沉默的国民的灵魂。都柏林阴暗的咖啡室,乔伊斯冷峻地打量着游荡的妓女、骗子、精神病患者、乞丐和富人,酝酿着震惊世界的《尤利西斯》。古往今来,伟大的作家,总是终生用心捕捉那些使灵魂颤栗的人和事,熔铸成千古流传的篇章。捕捉细节、运用细节,让这一把金钥匙为你所用,使你的文章散发出熠熠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