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散文精选 >> 成语典故:巧取豪夺_0

成语典故:巧取豪夺_0

发布时间:2017-06-24 17:34:38 来源: m.jc6878.com 作者:生花妙笔网

宋朝大书法家,大画家米芾的儿子米友仁(字元晖),家学渊源,也和他父亲一样,既写得一手好字,又长于作画,尤其非常喜爱古人的作品。有一次,他在别人的船上,看见王羲之真笔字帖,欢喜的什么似的,立即要拿一幅好画交换,主人不同意,他急得大叫,攀着船舷竟就往水里跳,幸亏别人很快把他抱住,才不致落水。他有一样很大的本颁,便是学会模仿古人的画品。他在涟水的时候,曾经向人借回一幅“松牛图”描摹。后来他把真本留下,拿摹本还给人,这人当时没有觉察出来。拿着走了。直至过了好多日才来讨还原本。米友仁问他怎么看得出来,那人回答说:“真本中的眼睛里面,有牧童的影子;而你还我的这一幅却没有。”可是米友仁模仿古人的画品,很少被人发觉他的模本是假的。他经常千方百计向人借古画描摹;而摹完以后,总是拿样本和真本一齐送给主人,请主人自己选择。由与他摹仿古画的技艺很精,把模本和真本模得一模一样,主人往往把模本当成真本收回去,米友仁便因此获得了许多名贵的真本古画。

米友仁是一个有才能的艺术家,值得人们敬仰,又是一个古画的爱好者和欣赏者,让人们更加知道古画的妙处和价值,可是他用那种摹仿的假本巧妙地换取别人真本的行为,却是叫人鄙弃和不耻的。所以有人把他这种用巧妙方法骗取别人真本古画的行为,叫做“巧偷豪夺”。后来的人又从此引伸成“巧取豪夺”这句成语,用来形容人以不正当的巧妙方法,攫取自己不应得的财物。“巧取”,骗取也;“豪夺”,抢占也。而用此种方法攫取财物,也往往利便又所得很多,故有“巧偷豪夺,故所得多多”见(“清波杂志”)之语,例如,以神物做幌子的神棍,常常巧立名目,假借做什么佛事,骗取无知的人的财物。攫取私有,这便是“巧取豪夺”了。

推荐阅读
  • 关于责任与素质作文
    关于责任与素质作文

    责任是什么?责任是对事情负责,不把自己的过失推给别人;素质是什么?素质是对自己负责,不做损人不利己的... [详细]

  • 信守承诺作文600字
    信守承诺作文600字

    一个成功者,不仅要踏实的做事,还要踏实的做人。关键的一点,就是要信守承... [详细]

  • 一年级写人我的妹妹
    一年级写人我的妹妹

    我有一个既可爱又调皮的mm!她是谁呢?她就是文文。她长着一双水汪汪的大眼睛。又高又翘... [详细]

  • 你还好吗1
    你还好吗1

    带着那份的凄凉,带着恍忽的白影,带着漫天... [详细]

  • 我的小发现
    我的小发现

    今天,我是全家起床最早的。1到楼下我就准备刷牙,拿杯子接水,可是水怎样变成淡黄色楼下了初期症状。因而,我拿着杯子来到楼下用井水刷牙... [详细]

热点聚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