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在什么中作文
篇一:乐在书中
在书中,聆听了仙乐妙音;在书中,看遍了高山绿水;在书中,赏完了月圆月缺;在书中,看尽花开花落……这种快乐,会如影随形地陪伴你,滋润你的心田,种下你的快乐。
——题记
或许,你从未驻足于小桥流水的江南,但那轻烟袅娜和油纸伞下的轻愁,一样会弥漫在你心头;或许,你从未身临那狂沙漫天的黄土高原,但那粗犷豪放、潇洒飘逸的安塞腰鼓,一样浮现在你眼前;或许,你从未到过那生机灵动的小鸟天堂,但美妙的鸟鸣共唱一样在你耳边声声回响……这便是书的魅力。
一盏清茶,一缕烛光,一把藤椅,手执一卷,任思绪遨游在书的世界,中华上下五千年,随处都是我可以歇息的驿站。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在灯火辉煌的洛城,送走白日的喧嚣,在万籁俱寂的夜晚,一阵悠扬凄美的笛声传遍整个洛城,正是一曲《折杨柳》,酒旗摇曳的旅家中,李太白被触心弦,思乡之情油然而生。只身在外,在这样一个相思夜,怎能忘却自己的家人?月色朦胧,纷扰我多年的思乡梦。在那遥远的故乡,那里总有一个人,期盼着,呼唤着,等待着我。在那古色古香的门前,外婆总会说我爱听的故事,在榕树下品茗的悠闲,一起划舟的快乐,件件浮现眼前。这梦绝不是空的,我清楚地听到外婆的呢喃声,小桥流水的潺潺声,看到了那幽幽的过道。好像一壶美酒,于是我醉了,醉在这美丽的故乡,无法清醒。
“死后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这就是那爱国诗人的陆游,他为国忧,忧得深深的皱纹往脸挂;为国愁,愁得白发往头添;岁月的流逝,不觉走到生命尽头,在死前留下遗嘱,仍不忘祖国还未能统一,这一辈子的心愿,只希望在祖国统一时,孩子能在家祭时告诉他。国家安定是人民幸福的根本,“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是每个子民的使命,我们在这样一个安定的国家中生活,更应珍惜,多加维护。记得那九一八的炮声,卢沟桥的枪声,生命垂危的呼唤,让我们不禁落泪尖锐湿疣怎样治疗彻底,战争离我们并不远,只希望在明天,世界,能铸剑为犁,和平永驻,不再让战争的钟声响起,建起人民一片幸福安定的乐土。
“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世人皆被明日累,春去秋来老将至。朝看水东流,暮看日西坠,百年明日能几何?请君听我明日歌。”从早到晚,日子像滚滚东流水一样,一天天过去,从古至今的漫长岁月,就是随着落日西下,慢慢过去。百年来的明日能有多少?我们不能老指望明天。要趁着花开的季节,绽放自己的美丽,趁着艳阳高照,释放耀眼的光芒,莫等到花残夕落,徒留一地落红。
陈旧的书卷,让我醉于书香,忘却自我,春夏与秋冬,游离在多彩的世界,让我览尽大好河山,看到花木兰代父从军的英勇,祥子在旧社会的悲惨遭遇,李大钊对祖国的热爱,居里夫人不懈努力地钻研……
书让我的生命更精彩,书让我的生活更快乐。
篇二:乐在雨中
乐是什么?发自内心,做自己想要做的,便是乐。
一到下雨天,我的狂欢节便来了。是的,我喜欢下雨,这时,我总有许多事可以做怎么辨别生殖器疱疹的症状。
下雨时,我会带一本书和一盏香茗,来到阁楼的窗边,听着雨声看书,有时抬起头来,看雨滴把木头窗棂打成深色,雨滴渗进木头中,晕开来,带着细密的木头纹路,水印渐渐变浅,却很快被新的水珠覆盖。茶往往是不喝的,只是放着。我并不喜欢茶的味道,太苦涩、太平淡,应是几经坎坷,大彻大悟的人才能品出其中滋味。可我总是受不住茶香的诱惑,那是大自然的馈赠,从中似还能嗅到泥土的芳香。这总使我想到在香格里拉曾闻到过的藏香,那也是雨天,香气攀着雨水传出几里远,那是与茶香不同的异域风情,却同样是人如痴如醉……
更何况泡茶的过程也是极美的,接一盏雨水,烫热后,冲入杯中。这一个简单的过程,熟练的人可做出极优美的动作。犹记得曾在西湖畔喝过温婉的江南女子泡出的龙井,泡茶时,举手投足间,无不是高贵,让人觉得,纵使是一杯普通的凉白开也能被泡成举世好茶。碰着这么一杯茶,坐在亭子里,听雨打西湖,看落花片片,手中的温热带走了微微的寒气,那时,世界寂静,只剩下雨滴声与丝丝缕缕的柔情。可就算不懂这些规矩又何妨,但是看着蜷曲的茶叶在水中舒展,慢慢地将茶水晕成颜色姣好的碧玉,便是一桩美景。
如果雨大的话,我会走进雨中,并不走平坦的大道,而专挑泥泞的小路。看着一串串脚印在身后绵延,带来的成就感可不是大太阳能做到的。踩到了水洼也没事,从脚尖触碰到水面开始,这已是已成美的享受。我并不打伞,而是任由雨滴从发梢滑落,笑看眼前一片烟雨蒙蒙。有人说,下雨天打伞能给人带来安全感,因为它从漫漫大雨中为你隔绝除了一片干燥的,属于你的地方,可如果这时,你扔掉那把或许能给你带来安全感的伞,你却能多收获一份自由,也许,别人会投来怪异的目光,可既然乐在其中,何必在意他人?
在雨中,我享受生活,享受那份特有的乐趣……
篇三:乐在书籍中
书籍,多么亲切的称呼啊!书籍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阶梯。读书可以励志,可以奋起,可以使人高尚……
当我遭遇挫折,饱经磨难的时候,是书给了我信心;当我跌入底谷的时候,是书给了我水的浮力;当我取得好成绩时,它时时鼓励着我,与我分享快乐,同时,它也告诫着我不要骄傲……
静谧的夜晚,坐在椅子上,轻轻翻开一页,仿佛捧起了一束鲜花,嗅到了书的芬香,体会到了书的奥秘。在这寂寥无人的夜晚,看书解闷是最合适不过的了。仔细品读,书为我带来了另一片天地:在那里,我看到了丑小鸭变为天鹅的全过程;看到卖火柴的小女孩在那卖火柴,体会到了她的凄苦;看到了恶毒的王后,耍尽一切阴招杀害白雪公主,如果不是时空阻隔,我真想冲上去踹她一脚!
书,对于我来说,就像饭对人的重要性一样。我的经验告诉我:人可以不吃饭,但不可以不看书。的确,我对书的迷恋,说是书呆子也不过分。记得有一次,我正在门口看《西游记》,随着孙悟空大闹天宫吃桃呢。没想到被我妈一把抓了回来,说我作业没做净看些没用的书……等妈唠叨完,我又继续看我的书:“哈哈,被俺捉到了吧,俺现在可是孙悟空的徒弟哦!要想吃唐僧肉,必须经过我……”“妖怪,别跑,看棒!”
学习使人立于不败之地,同时书给我带来了物质所没有的享受……
篇四:乐在陶泥中
小说《俗世奇人》里有一个泥人张,捏泥人相当厉害。今天,我也荣幸地当了一回“泥人徐”,体会到了捏泥人的乐趣。
一进青少年宫的大门,我就看到远处有一片五彩的“海洋”。走近一看,啊,原来是一件件精妙绝伦的陶瓷作品陈列在架子上。它们的颜色均匀亮丽,摸起来光滑圆润。“真漂亮!”我和同学们不约而同地赞叹。
到了教室,只见课桌上摆满了五花八门的工具,有刀片,有钩子,还有许多我都说不上名儿。对了,还有一碗水呢。老师给我们每人发了一个硕大的泥球,泥球是灰褐色的,有一股泥土的清香。我惊讶地问:“难道我们要用这团泥来捏吗?”“那当然了,这可是陶泥,专门做陶瓷的!”老师回答,“如果泥干了,可以用点水沾湿,要保证泥的湿润。”
该动手了。“捏什么好呢?”我一边浏览着手中的教材,一边想着。“哈,就做一个小笔筒吧!”
开工!我挽起袖子,小心翼翼地从泥球上揪下一团泥,揉成一个球,用擀面杖把它擀成一个扁扁的圆形,没有半点凹凸不平。接下来就是做泥条。我揉啊揉,越揉越兴奋,越揉越心急。都说心急吃不了热豆腐,瞧吧,泥条被我揉得七开八裂,有的地方粗,有的地方细。既然已经“毁容”了,不如重新揉过。于是,我又重新揉了一条,但泥条还是一副丑丑的样子。我有点沉不住气了,一瞅旁边的同学,呀,他在用水固定泥!对啊,用水!我赶紧用水往陶泥上一抹,果然,陶泥固定住了,表面也变得均匀光滑。我再轻轻地拖住泥条,在已经做好的泥底上围了一圈,第一层就算完成了。接着是第二层、第三层……我把六根泥条依次粘在泥底盘上,一件妙不可言(也可能没那么好)的工艺品终于诞生了尖锐湿疣治疗的好么?!
再接再厉,接着做个“苹果”吧!我做啊,做啊,一件件工艺品从我手中诞生了。我觉得自己好像成了一名陶艺大师,“粉丝”们还送了我一枚雅号——泥人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