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夏的作文
【篇一:消逝的不是夏天】
夕阳在参差不齐的花树间描绘你最后的影子,它们轻易地弄痛了我的眼睛。宽阔的土地上长满废弃的蒿草,绿油油的墓碑。
归巢的鸟儿画出远方的金黄色疲倦,你的微笑和哀愁被拉成同等的弧度,夏天就要爬上庄严的天顶,谁昏昏欲睡。
宇宙中的无数颗星辰,是无数个谎。所有的爱恋是光,只能够抵达我们的记忆,不能够施与我们温暖。所以,我看不见春天的表情。
而我所能看见的天空,是一片用目光撑就得烟灰色的天空。
弥漫着无法靠近的忧伤,我用那些阴郁的字母拼出惊心动魄的长句子,射向极端的光,穿过悲哀,在恍惚间,我的瞳仁被乱箭的剿杀下碎成粉粒。
你的目光再次安静地从纸面延伸至我,安静的像一座落满了雪的桥。
你的笑容是经久未发的植物,散溢着措手不及的敏锐。那笑容随时都可以遁逃,无处可寻。
我无法相信,再一次的对话,仍是你的谎言,而我却又一次踏入你编织的谎中,我忽然觉得整个夏天的雨水都倾倒进身体里面,又沉又冷。
音乐声突兀地终止,我不知道发生了什么。难堪的空白里我似乎看到自己末世般的一张脸。
仿佛玻璃摔碎的声音,以为不会到来的一场大雨终究赶在暮色涌动之前轰鸣地降临。没有闪电,没有雷声,整个世界被浸泡在白晃晃的光里。
我仿佛进入了漫长的河床,呼吸变成一件奢侈的事情。全世界的海洋都翻转过来。我变成了一只没有思维的玩具熊,玩具熊盲目的游走,玩具熊回不了家,玩具熊丢失了她的心爱,玩具熊难过得要哭了。
窗外的夏天正在恍惚地消逝。夏天渐远了。
我的眼睛里飘落着丛丛雪花,静止在时空的某个断层,纠结出一团清晰地凛冽。
我的悲伤繁衍出一张水汪汪的错落的地图,在温和的阳光里绵延不绝。
在你若无其事的表情里,几滴泪打在我的牛仔裤上,渲染出几抹深深浅浅错错杂杂的蓝。
我的天空,烟灰色的,仿佛一条湍急的河流。
我的夏天已经结束,我疯狂的想念它。
我的所有忧伤被我丢失在了夏天的深处。
还有没有谁可以告诉我,我的夏天,我们的夏天,它卷着我成群结队的忧伤去了什么地方?
在夏天消失的凌晨,我枕着眼泪,沉沉的睡去,我的夏天就这样睡着了,我的爱在夏天的心脏里也悄然落幕。
【篇二:我的夏天】
夏天,有它的情人西瓜,它的对手蚊子只嚣张了几天便销声匿迹。
夏天,除了让我黑点,其他的只是给我证明,又一个毕业季,又过了一年,逝者如斯。
这个夏天,白天好好工作,朝着我所知道我应该加强的地方,一点一点前进,有些东西,一遍两遍三遍,之后便能带来惊喜,那种喜悦,就像从火辣辣的室外到室内并吃上冰镇西瓜,爽到底。
晚上,一周最少跑三次步,锻炼身体,享受那大汗淋漓的感觉,然后洗澡,上上网看看书,发现睡觉前看一个小时的书能保证良好的睡眠,当然睡觉前一个小时喝了大量的水的话半夜肯定会被周公喊起来上厕所。就是不久前的一个晚上,我慢跑,突然一条蛇昂起头,喝!原来快踩到它了。好像是眼镜蛇,吓的我头也不回的往前跑,之后几晚,到那个地方都特别的注意一下,再也没看到,它吓到了我,我也吓到了它,谁也不欠谁的。
现在是7月……骄阳的热情感动了人们,汗流浃背。宿舍后的西瓜藤,结了个小西瓜,长的还真快…
【篇三:知了的夏天】
天热的日子,并不一定是夏天来了。如果哪一天突然听到了“知了”声,夏天才是真的来了。
知了的声音越多,也意味着越来越热了症状图片。大知了、小知了很有耐心的趴在树上的某一处,进行着演唱。知了好像不怕热,天越热,唱得越有劲儿。“知了、知了、知了……”看似烦人的没完没了,其实也很无奈。
它们飞不远,最远也只是从这棵树到那棵树的距离;它们飞不高,最高也只到达树的顶部;它们爬不远,因为属于它们自己的地盘只有很小的一片。这些只是它们无奈的一点儿,它们最无奈的是只有这个夏天,很快就会过去。
听到了“知了”声,想起了已走过的日子。幼小无知的时候已经淡出记忆;儿童时的天真与顽皮已经变得模糊;青春期的无奈开始隐隐约约;就连刚过去的几年,记清楚的也只是寥寥无几。看到了知了,仿佛看到了自己。如果你抓到一只知了,你便会发现,知了的背上有一个“W”形状,可能寓意要称“王”。那是知了的使命,要在这个夏天完成的使命,也许不可能,也要奋斗去靠近。我们不也如此吗?在这个夏天,随时会遇到不安:会遇到天灾、会遇到天敌、会遇到对手,还有些不安来自于自己。这些都没有办法避免,因为夏天本来就很残酷。人的一生就像知了的夏天。知了不是不怕热,因为它们比夏天更热。这是一种生活的心态。
如果哪一天听不到“知了”声了,夏天才是真的走了,随着落叶延续。
【篇四:我向往着故乡的夏】
像岩石向往山峰一样,像落叶向往树木一样,像远方向往道路一样,我向往着故乡的夏……
故乡的夏是绿色的。在我的故乡,人们总爱在屋前搭一瓜架,或种丝瓜,或种葫芦,让它们自由生长,爬上棚架。当花儿自愿把“王位”让给丝瓜、葫芦时,藤上便结出了一个个绿色的小娃娃。他们一个个挂在瓜藤上,衬着长长的藤,绿绿的叶。有了瓜藤的衬托,仿佛那些绿色的娃娃也活跃起来了,随着一阵阵微风翩翩起舞,构成了一道别有风趣的装饰。比那高楼门前蹲着的一堆石狮子或是竖着的两根大旗杆,可爱多了。
故乡的夏是红色的。虽说我的故乡是农村,但村民也爱养几株花,串红便是其中的一种。不像温室里的花朵,用上上好的土料有时还养不活Www.66460运动健身.com。家乡的串红红红火火,娇艳动人,没有一丝媚态。顺手拔下一串,放在口中吮吮,一种难以表达的甘甜直达肺腑,泌人心田,朴素中绽放出几分华丽,显出一派独特的农家风光。
故乡的夏是神秘的。夜晚,抬头仰望星空,常常会看到满天的星斗。这个是北极星,那个是牵牛星,这个是天鹅座,那个是天琴座……故乡的星空给我留下许多美好的回忆……
就像雪花向往冬天一样,就像蜜蜂向往花朵一样,就像鱼儿向往小溪一样,我向往着故乡的夏……
【篇五:夏天,乡村的田野】
(一)稻子
七月的田野层次分明,多姿多彩。黄的是稻,绿的是秧,还有五颜六色的各种花草。风从东山那边漫过来,稻浪翻滚,齐刷刷的稻头挤在一起,像春运期间火车站广场上的人头,密密麻麻,不用多久,这些密密麻麻的稻头就会四散开去,离开此地,各奔东西。
稻子,是一种高贵的植物,骨相很好,"脱谷为糠,其髓斯存"神之谓也。神有一种穿透力,是与生俱来的东西。
米是脱掉外衣的真实胴体,晶莹剔透,肤如凝脂,天生的尤物,谁见了高危险hpv,都会产生"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冲动。将稻子娶回家,生生世世,不离不弃。我想,一个稻子的诞生,就意味着一个人慢慢的等待,终于等到了七月,在阳光的见证下,在大地的见证下,我们与稻子完美结合了,融为一体。
就让我们举行一个集体婚礼吧。稻子,是天地的女儿。让我们对天地来一拜吧。一拜天地,感谢天地的恩赐。稻子是农民的养女。让我们对农民二拜吧。二拜农民,感谢他们的辛勤栽培。三人稻互拜,祝福我们爱情美满幸福到永久,天老地荒心不变,此情绵绵无绝期。
注定还有一些稻子是要流浪的,流落他乡。对于其他千千万万的稻子,虽爱在心头口难开,不释手,不放手,终究是一种美丽的错误,在她们离开的时候,不妨让我们一起高歌《走天涯》吧:"但求千里与你共婵娟,天涯海角我都不能忘。"
(二)蔬菜
在田间地头,常常见到整齐的菜畦,上面种着时鲜蔬菜。如果稻子是我们生活中主食,那么蔬菜是我们生活中的盐,缺少蔬菜,生活就缺少味道。
豆子,与太阳一样古老,它将太阳一粒粒的收藏起来,将太阳的活动记录下来,不用纸,不用笔,不用键盘和电脑,它用最原始的结绳记事,不信请看那长长的豇豆,你就会明白。豆子,真是一个顽固派,啥年代,还不与时俱进。
南瓜,少年老成玩深沉。小小年纪,一脸沧桑。仿佛岁月如犁,在它的脸上犁下道道皱纹,如果你对它不是知根知底,一定会被它蒙蔽,没有几个月的年龄,却长着一副老爷爷的面孔。哎!没办法,这世界就是这么奇怪。
葫芦,胖乎乎的傻样啊。很像胖墩。长得那么圆溜溜的。小时候,很好玩,实心实肺,脸皮很薄,还有一层乳臭未干的小绒毛,但一旦长大变老,"眼睛一眨,老母鸡变鸭",皮厚实着呢,不用锯子你是很难将它变成瓢的。心也黑了,黑如煤炭,用三斤白面也难将它擦白。
苋菜,一身绿衣,满腔热血,貌似柔弱,实则痴心。如一痴心女,当你与白米饭卿卿我我时,不将你的一碗白饭染成一片红,是绝不肯罢休的。"落红不是无情物,一点芳心为君死。"
乡村的田野,魂牵梦绕的地方,随便我们走到哪里,不要忘了我们爱的承诺。乡村的田野,生我养我的地方,不论我们在天涯,还是海角,不要忘了:带上一把土,种上我们心仪的菜和瓜。
【篇六:夏天里的秋天】
我是一片小小的落叶,随风飘落却不知去何方,随风漂泊的我已身心疲惫,任风吹碎我的心,我是落叶也有我的美丽。
提及落叶,不免想到了秋风萧瑟的秋,"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秋的美,是金色的,是独特的悲凉,是落叶无情又似有情的飘落所带来的缤纷……落叶不经意之间成了秋的代言人,人们对秋悲凉的印象似乎都折射在落叶上。可时值仲夏的七八月份,落叶就开始被迫飘落了,难道是秋提前了,燥热难耐的夏已过去吗?
事实证明不是这样,夏天的落叶没有秋天的黄,也没有枯萎,而是深深的残缺的绿,但为什么在烈日炎炎的夏天会有落叶呢?原来由于大面积的虫害,吞噬了叶子原有的面貌,然后在夏天特有的狂风暴雨下离开了本可以呆到秋冬时节的寄宿处。
落叶的离开是风的追求,还是树的挽留呢?我想落叶的离开既不是风的追求,也不是树的不挽留,你不是落叶,怎知落叶的愁;你不是风,你怎知是风在追求落叶;你不是树,你怎知他不想挽留,也许是无能为力呢。其实凡事有好也有坏,如果你只想到坏的方面,而忽略好的方面,那你一定不会快乐,或许你可以改变一下自己的心境,好好的享受你所拥有的一切,或许一切变会豁然开朗,而不像你所想像的那个样子。
"叶落了还是无法归根",这是常态,不知你观察过没有,一棵树,只有千分之一、万分之一的落叶黏在根部的泥土里;不知你观察过没有,树根能杀死杂草,裸露一小圈土壤,吸收水分,就是这一小块圆形的湿地黏住了一些落叶,让落叶化作春泥。而那些没被黏住的落叶,虽无化作春泥更护花,却也不做无情物,随风漂泊,寻找属于自己的一片土壤。
古代诗句中描写了叶的无可奈何飘零的诗句:"萧萧秋林下,一叶忽先委。""勿言微摇落,摇落从此始。""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夜深风竹敲秋韵,万叶千声皆是恨。""暮雨潇潇尽落红,孤灯清影几梧桐。"……
有人说:"在历史中每个人都只是一枚随波的落叶",是的,这不免让我想起了他,唐朝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和李白齐名,世称"李杜"。早年漫游南北各地,途中结识了李白等许多朋友。曾两次去京城长安赶考,都没有考中。杜甫一生有很大的抱负,可惜没有机会实现。他曾经当过左拾遗,在皇帝身边工作,不久便因为仗义直言,触怒了皇帝,被免除了官职。安史之乱时,他到处颠沛流离,后来在朋友的帮助下,在四川成都西郊建了草堂,暂时定居下来。当时镇守剑南的节度使严武见杜甫很有才能,就请他担任参谋校工部员外郎,所以后人又称杜甫为"杜工部"。严武死后,杜甫生活失去了依靠,又开始四处漂泊,五十九岁时死在长沙去岳阳的船上。一生飘零的他,客死他乡,不免有些悲凉吗?
还有人说:"落叶是疲倦的蝴蝶"。我非常喜欢,蝴蝶的美丽不言而喻,翩翩起舞的它们是一个个的天使,它们是天堂与人间的使者,或者说,它们在人间与天堂漂泊着,不要问我从哪里来,也不要问我去何方,因为它的故乡在远方。说它是疲惫的,是因为天使累了,需要借风的翅膀去漂泊,到远方。也有人说蝴蝶是死去的人变的,因为思念人间的家人朋友,才化成蝴蝶从天堂飞来看望的,现在觉得黛玉葬花别有用心了,不仅仅是落叶,落花皆是有情之物的缘故,还是在思念那一边的亲人。
落叶,不仅仅是秋天所有,因为受不了风雨的吹打,虫子的吞蚀,就此衰败落下的叶子,也是落叶,也许这就是它的命运,注定飘零一生。人也一样,终有一天会像落叶一样,那一天也许在秋天,也许在夏天,即使自己不会幸运地落到那一圈土壤里,也要坚强地漂泊下去,借着风,你会漂泊地很远,直到天堂。
那就从一片落叶开始吧……
【篇七:那些纯粹的夏天】
气温一直在38度与39度间徘徊,我整天待在空调房里坐到疲软。一遍又一遍地在网上点击新浪或者腾讯,直到双眼发涩,头晕脑胀。在空调房里待久了的心脏,似乎变得没有了温度,空荡荡地挂在胸前,象机械的钟摆,只负责制造乏味的沉闷的声响。
我不禁忆起1994年之前那些生命中纯粹的夏天,那些流光溢彩的日子,那片纯净的天,还有那个荧火闪闪的梦……
那时候的夏,天似乎格外的蓝,树格外的绿,一切生命的色彩都纯粹清亮得眩目。我常常躺在村里的小树林里看天,天空蓝得纯净而深远,摇曳的树叶以天空为背景,在上面灵动地作画。我总是轻易沉醉,闭上眼睛听风划过树叶的声音,象音乐般动听。
夏日的午后,小树林到处是阴凉的圣地。树林里不停嘶叫的知了,还有一种可以用线绑起脚来把玩的不知名的小虫,像是童话里的精灵,吸引着我的追逐。为了逮住它们,我和妹妹像跟屁虫一样跟着那些比我稍大的小毛孩们,学着制作各种逮捕工具,那个过程是那样艰辛却又其乐无穷。
在那个零食缺失的岁月,我和妹妹们常常在小树林里到处找寻一种可以食用的味道酸酸的叶子,以及一种色泽鲜红酸甜可口的野草莓,野草莓肉汁饱满鲜嫩欲滴,咬一口艳红的汁从嘴角溢出,瞬间让我的味蕾欢欣雀跃。野草莓散落在各种杂草与坟茔间,象一颗颗闪耀的红宝石,让我们的眼睛发光。
有时候,我和妹妹们也会带上几条小板凳,带着我们心爱的书籍,去小树林里度过一个个安静美好的下午。我在那样一个个安静而美好的下午,反反复复地阅读着露易莎·梅·奥尔科特的《小妇人》或夏洛蒂·勃朗特的《简爱》,不知疲惫地酝酿着一种忧伤与迷茫的情绪。
当太阳光由刺眼的白到温润的黄,地底下的热气不再灼烈,我便和二妹、三妹一起去村庄的河边游泳,拿着可以当游泳圈的黑色轮胎和白色的包装泡沫等救生工具,一路兴奋不已。我们总是选择到村庄上游一个较远的渡口,因为那里有一艘运载车辆的大轮船。在那个车辆稀少的年代,大轮船歇息的时间总比工作时间长许多。每个傍晚,它安静地停在那儿,成为我们天然的游泳基地。闸板的那一头水清而深,时而墨绿时而蔚蓝,像一张柔软的网。我们姐妹几个在那里比赛跳水,展示各种泳姿,不亦乐乎。我最喜欢游到河的中心,慵懒惬意地仰躺在救生圈里。河水温柔地托举着头,天空以最壮观绚丽的容颜在眼前肆意呈现。水面上的天空是多么宽广而柔软啊,还有那醉红的夕阳,绚烂的晚霞,美得让人叹息。我常那样久久痴痴地看天,仿佛时间静止。
夏天的晚餐是在室外吃的。太阳稍一温和,父亲便把门前的水泥地用一桶桶井水浇透,然后开始往外搬竹床,搬饭桌,搬出家里所有的椅凳。母亲把一大锅绿豆粥端到屋外晾凉,然后端出一盘盘用豆豉蒜蓉炒出的喷香发亮的茄子、青椒或空心菜梗。最常吃的小菜是母亲做的五香豆子。豆子的做法极其繁琐,先煮,再晒,还要卤水,里面搁茴香、八角等大料,口感咸香,口味浓郁。那是我们佐粥的小菜,也是我们最爱吃的零食。母亲常常在做好了五香豆子后,用容器把豆子平均分成几份,给我们姐妹几个自行保管。说来也怪,自母亲用了这个办法后,我们的豆子总是比以前吃得更慢,仿佛吃不完。
夏日午后,仿佛所有的人都在午睡,整个世界纯净得只剩下阳光的颜色,屋后的柚子树下是我隐密而美妙的小天地。我常常独自搬个小凳子,在悠悠的的风里,嚼着母亲做的五香豆子,捧一本琼瑶小说,那份时光的美好,我到现在还回味不尽,留恋不已。
在太阳刚刚下山,暮色即将开启之时,我最爱一个人躺在竹床上,看天上飞来飞去的小鸟,看变幻的云彩,看周遭的景物,那一切的影像在我的眼里像一幅画一着诗,我总是看得入痴入迷。有时候闭上眼睛安静地想象,思绪飞到好远好远。
那时候的月亮总是很圆很大,夜亮如昼。夜未深,我们通常是不归家的。家附近有一大块空地,一入夜,仿佛有人召集,附近的孩子们不约而同地全往那里跑,各人邀伴,自行组合,一块玩各种好玩的游戏。欢笑声在那样的月夜特别纯粹,特别响亮,仿佛能传到天边。
有时,我们也会跑到附近的田埂上,带上玻璃瓶子,去那里捉荧火虫。一直觉得萤火虫是一种别具诗意的小生物,象梦一般美。夏夜的田间小坝上,荧火点点,蛙鸣阵阵,凉风习习,空气里满是泥土与植物的清香。我们在那里尽情地笑着,跳着,在萤火虫间穿梭,把一只只萤火虫小心冀冀地装进玻璃瓶里,然后捧着满满一只闪闪发光的宝瓶,手牵手快乐满足地回家。
回到家后悄悄将荧火虫放飞到蚊帐里,蚊帐里便象个发光的舞台。那些飞舞的小精灵,悄悄地飞进了一个少女的梦里,满天,满世界,全是美丽的荧火,我穿着白纱裙,在闪闪荧光中翩翩起舞,象童话里的公主……
那个梦,那片天,那些夏,真美。
十多年后,我坐在冷气十足的空调房里,回想起那些纯粹的夏天,感觉象梦一样,遥不可及。
【篇八:夏天里的故事】
夏天是蝉的世界。天气越是炎热,蝉们就越兴奋,独唱及重唱尚嫌不足,一定要合唱的。正当午和黄昏时,是蝉们演出的最高潮。它们似乎在努力地展现自我,那劲头比星光大道上期预一搏成名的选手还卖力。那壮阔的场面自然也非央视演播厅所能媲美。毕竟那是纯天然的、原生态的演唱。班德瑞的音乐作品只是模仿和描绘着大自然的,而这蝉的歌唱却是真正的大自然发出的声音,虽有些单调,但却抛却了做作和脂粉气。也许小孩子受市侩的熏陶少些,更能亲近大自然,因此他们就比大人更会欣赏纯天然的东西。否则,他们为何总是期盼着夏天呢?
古诗文中描绘蝉的文字大多与悲愁有关,其实这只是文人们的多愁善感罢了。酷热的夏日里,大人们自以为苦暑难耐,且往往愁得有些烦躁。小孩子们却不以为然,似乎夏天才是真正属于他们的世界。炎炎烈日下的大千世界里,无处不有他们欢快的影子。夏天里最热闹的还有蝉,这虫儿似乎还是孩子们的伙伴,甚至还有些形影不离。蝉在哪里孩子们就到那里,哪里有孩子那里也就有蝉。孩子们在树下玩,蝉们就在树上唱。有时孩子们嫌蝉们唱得没有新意,就不满地用脚猛登树身,树梢上的蝉也就知趣地噤了声。一丝风儿吹过,有蝉儿实在耐不住寂寞发声唱了一句,便引来了众多蝉儿的应和,气势磅礴的又一场大和唱开始了。小孩子们玩得兴起,也就无暇顾及蝉鸣了。蝉们的曲调虽略显单调了些,象是在弹单弦,可万千的单弦合在一起演奏,那场景也是足够宏大的。
蝉,也叫知了。本地乡间却是把个头最大的那种蝉才叫作知了。这种知了个头大、声音也大,只是其叫声有似老鸦那沙哑的叫声,很粗俗,还不识趣。另一种体形较小的叫做"纺线车",其声音象从前炕头上摆放的纺线车纺线时发出的"呜儿、呜儿"的声音。这"纺线车"的数量不多,且来得早些,麦子不黄时就有了。还有一种蝉,本地土语音译叫"丝笛儿"。这种蝉个头介于前二者之间,但数量很大,是蝉的主流之一。它的叫声象丝竹一样婉转,象笛子一样悠扬。我私下揣摩,这可能就是这种蝉被叫作"丝笛儿"的原因了。这"丝笛儿"唱出的内容却是"知了"、"知了",因此,别的地方的人叫它知了。至于本地人把那大个儿的只会一个音调聒叫的蝉为什么叫知了,有点搞不懂。也许由于它个头大,就让它充当了蝉的领导叫"知了"了罢。其实它不学无术、胸无点墨、就只会"聒——"一个调子,但那嗓门却极大,无蝉能比,也能把人唬住这种蝉也并非一无是处,烧着下菜的确个儿大、肉多!
众多人的童年往往与蝉有着解不开的情缘,几乎每个人都有一个与蝉有关的故事,这故事几乎都是充满欢乐的。
初夏的夜里时常发现院里某个地方灯光闪烁,凑近一看,原来是一群小孩子在林荫处的树根周围捉知了猴。捉知了猴也是要有一套的,先是借手电光在树根四周找到小洞,然后一定能在附近寻找到尚未破茧的知了猴。再用起子在周围捅捅、刨刨,一定会发现新的洞口。用水往新洞口一灌,就会有知了猴从洞口缓缓爬出。如此炮制,一次至少也会有一二十只的收获。拿回家淘洗干净,再用盐水浸泡一下,便可去壳下油锅烹炸了。有人以为这是绝味、妙不可言,我却着实不以为然。品尝过一回,感觉不好,从此也就不再靠近这东西了。听说某地每天要吃掉五吨知了猴!如果属实,这可是知了的大灾难,也是孩子们的大遗憾了。因为知了灭亡了,夏天里孩子们就少了一项绝妙的游戏,童年也就缺了一块内容。大人们也真是,不去把百无一用且贻害与人的苍蝇、蚊子吃掉,却偏要吃无辜的知了!岂不知吃掉知了的同时,也把众多的童年的乐趣也吃掉了!
捉知了也是一件趣事。传统的方法是用蜘蛛网粘的。在一根长竹杆梢上绑一个用铁丝揉弯成的小圆圈,再到房前屋后旮旯拐角找到蜘蛛网,最好是新织的蛛网,粘性强。最后把蛛网缠绕到竹杆梢的铁丝圈上。这样捕蝉的工具就制作好了。循声找到爬在树身或树枝上的知了,把粘杆高高地举起,悄悄地接近,迅速地扣下。粘住知了后粘杆快速地下压,落地后再把知了活捉。这一连串的动作都是一气呵成的。当然了,失败也是常有的事,知了奋力挣扎挣脱或弄破蛛网,这次捕捉也就宣告失败。逃过一劫的知了要想再捕捉就难了。你的粘杆还没接近,它就飞走了,还从高处撒下一泡尿,以示报复。别看只是个小虫,还是有灵性的。蛛网可靠性差,老破。以后索性用一个小塑料袋替代蛛网,这就制成了一劳永逸的捕蝉工具。只是对捕蝉人的技巧要求更高了些,要求捂住知了之后落杆一定要快,向下时要挂动风声,以使知了不致克服掉风的推力从袋口逃出。
据说蝉蜕可入药,药铺有收的。小时每年都拣了不少,只是从未获过利。知了是养不活的,捕到的知了只是听听响声而已。时常将知了捏在手指间,在腹背稍一压迫,知了的双翼机械地向上一翘,同时知了的肚腹也发出咯咯的叫声,那声音有点象傻笑,也像在告饶。如此反复把玩,乐此不疲。有时将知了的双翼剪短,看着知了在人的掌控下做着无谓的逃生挣扎。有时还会别出心裁地把知了的肢爪掐去,再把它放飞。知了在树梢上东冲西撞,终究也无枝可倚。小孩子有更多的好奇心。好奇心往往出于无意,但有时却会伤及无辜的。
孩子们之与蝉只是游戏而已,虽有时有些过火,但终归还是玩。大人们的以蝉为食就有些残忍了。一介小城日食蝉五吨?若这不是假新闻,知了的种群可就大祸临头了!
童年的乐趣总是让人记忆犹新,让人久久回味。可时下的社会充斥着功利进而急功近利的做派,或许毁掉的不仅仅是今天,还会遗害明天的。人最快乐的时光是童年,知了最得意的时光是在夏天。有了知了,有了欢乐的夏天,有了回想起来就会如痴如醉的童年,人生才会完美,才会浪漫,才会有诗意。
有首关于夏天的佚名诗《桃园仲夏》,这是一首悠闲的诗,在炎炎的夏日里让人觉得清风拂面,感到几缕淡淡的清凉。
诗曰:
“大人摇蒲扇,小儿捉蜻蜓。树上鸣蝉自在鸣,随你听不听。
闲聊天下事,自在又轻松。铺好蓑衣躺下来,仰头数星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