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让什么半命题作文
篇一:别让现在离我们远去
我们一直在路上,莫等到了尽头,枉叹此行成空。
——题记
多少次看到有人摩拳擦掌,踌躇满志:“我要紧紧抓住点滴时间,创造属于我自己的未来。”之后却岿然不动,等闲视之;多少次听到有人慨然长叹,追悔莫及:“唉!我以前要是不那么贪玩,现在应该不会这么糟吧。”而后却依然故我,挥霍时光。是啊,美好的未来,是我们每一个人所梦寐以求的,所有关心我们成长的人预防方法,也在谆谆教导我们,要认真读书,争取有一个好的未来。
诚然,未来重要,但现在更为重要。而要拥有一个美好的未来,就必须珍惜现在,把握现在。
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但是,现在走了,就永远不会再回来了。现在的我们,青春焕发,朝气蓬勃,更应充实地度过每一天,每一时,每一刻,每一分,每一秒。以知识武装头脑,用才干充实自己,力求无悔和完美。若如此,待到春风吹过时,回想过去,自己曾认真把握住了无数个现在,干好了该干的每一件事,至少也是对我们青春的一种交代。
但有的人却不那么认为。他们整天浑浑噩噩,把时间和精力全部浪费在了无关紧要的事儿上,总是把自己当做小孩子,拒绝长大,拒绝承担,听不进去老师和家长语重心长的规劝,总是随心所欲,我行我素,完全不去考虑未来会怎样,没有把珍惜现在当成头等大事。
即刻重视现在吧,朋友,当你在无尽的弯路中迷失了方向,想想自己曾无数次幻想的未来是怎样的璀璨,你就会拥有无尽的动力,你就会坚定地朝着这个方向前行,义无反顾,永不停歇。
紧紧把现在攥在手里吧,从此扬帆起航,趁着路上春色正好,途中鸟语花香。朋友,不管成功与否,祝你收获一路欢畅!
篇二:别让叶子裹住未来
我家园子里有一盆奇怪的君子兰。
刚买回来时,它的两边肥厚而光滑的绿叶子便紧紧抱在一起,我无法看见它里面的花朵的生长情况。
过了两三个星期,也不见那厚实而又严密的绿叶子有向两边舒展开来的势头,妈妈便有些心焦了。
她用手轻轻扒开两边的大叶子,这才看见它里面的瘦小的淡色的花骨朵儿。妈妈有些欣慰了,自言自语道:“多浇些水、撒些肥,可能便会好些吧!”
于是,她隔三差五地便去给君子兰浇些水,有时也施些肥,然而一个多月后,君子兰却依然只长叶子不开花。那肥厚而讨厌的叶子似乎越长越肥了,似乎要将花朵儿闷死在它怀里。
“真是个怪胎!”妈妈瞧着君子兰愤愤地嘟囔着。
这时,爸爸似乎听到了妈妈的抱怨,便拿了两条长布条,将君子兰两边的叶子扎了起来,油油的肥叶子因布条的束缚垂在了两侧,露出了那可怜的瑟缩着的小兰花头儿。
“兰花之所以不长,是因为它被叶子所包围。”爸爸这才转头对妈妈和我说,“虽然在叶子的庇护中很舒服,但是不经受风雨,也会让君子兰变得柔弱不堪,甚至死亡。”
我将信将疑地点点头,说:“过一些时候再看看它的变化吧!”
有些日子后,我放学回家,忽然闻到一股淡淡的芳香,低头望去,哦,原来是君子兰的花朵开放了。多么漂亮啊,几朵红中透粉的小兰花聚在一块儿,迎着风,像是在向我点头致意。
我也在内心里暗暗地祝福,愿它美丽永驻。
如果你我心中还有一份如这君子兰一样想要逃避现实、躲在大叶子里无忧无虑的心思,那就赶快找来那可以帮助我们重见天日的布条来捆住这种念头吧,自我麻痹的怯弱只会使事情更糟。
最后,愿你我像重获新生的君子兰一般取得辉煌!
篇三:别让自己太累
对不起,为你献上最真挚的歉意,亲爱的老师,别让自己太累。
——题记
对于我来说,一天的学习是枯燥的,虽然是新的知识,但总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一天之中,只有语文课时,我才会像是一只刚孵出生的小鸡,对世间万物都投去好奇的眼神,与老师进行亲切地互动。我爱语文,既因为小学打下了不错的基础,更因为我爱我的语文老师。
记得那是期中考的前几天,我走在走廊中碰到了语文老师,语文老师轻搭我的肩膀,说:“走,陪我上去八楼端一些试卷下来。”当我进入油印室,那里如城墙一般高的试卷堆积在我的面前,随后,语文老师便搬下大约有一抽屉那么高的试卷,分给了我一些。
我跟在老师的后面,十分轻松地走着,手中的试卷与老师手中的比简直是太少了。这时老师转过身来,仔细打量了我手中的试卷,对我说:“你这里的试卷太多了,搬得动吗?”这句话在下来的途中重复了一遍又一遍。不知道为什么,原本很轻的卷子瞬间重了不少,或许,上面加上了老师对我深深的关爱。
后来我才知道这里是全段的卷子,我的心里有一种说不出来的滋味。亲爱的老师,你明明可以不做那么多,但您为什么总是要这么辛苦,您明明可以只顾及自己的班级,但您顾及了全段。
作为语文课代表,我常常在老师的办公室出现,办公室的每一幕都深深的记在我的心头。其它老师往往会叫自己的学生批改试卷,登记分数,一些简单的事情就不必亲力亲为。可我的老师却连叫个别同学背诵都亲自去教室。走廊中总能看见老师来去匆匆的身影。
亲爱的老师,可不可以不要这么累?我愿意为您分担,我不仅只是帮助您收作业,早读组织同学读书,更多的是希望您可以不要这么累,用双手紧紧地抓住自己终将逝去的青春,希望在多年之后我还能再叫您一声姐姐。
谢谢您给予我机会,谢谢您不曾放弃我,谢谢您一路鼓励我。亲爱的老师疱疹是什么引起的,别这么辛苦,别这么累,我心疼您。
或许之前我的表现不够出色,或许之前我没有尽到一个课代表所应承担的全部任务,但我相信在今后的日子我会更加努力,因为我不想让您这么累。
篇四:别让代沟成为借口
“妈,我回来了!”“嗯,我吃饱了。”“妈,我出去了。”这是很多人在生活中说的最多的三句话。
但谈到为什么和父母交流只有几句,为什么跟父母交谈,我们会惜字如金?大部分人都会回答像“父母年龄和我们相差太多,有些事他们理解不了”“跟他们交谈有什么用,他们只会用家长的身份来压我,还有什么可说”“和他们沟通?别逗了,代沟就摆在那,还谈啥啊”之类的回答。代沟真是不可跨越的鸿沟吗?(66作文网 www.66460.com)
做孩子的有做孩子的思想,当父母的有当父母的苦衷。但真要交谈起来,我不觉得无法交谈下去。毕竟父母的阅历、思维都比孩子丰富、活跃。处理问题会干脆的多。就算方式不合年轻人的口味,但这也不是拒绝交谈的理由!
父母是我们生命的源头,做为儿女,不应该用‘代沟’二字当作不关心父母的借口!请自问一下,每年父母都在你生日时祝贺你,而你是否记得父母的生日?父母也许会为你削个苹果,但你可曾亲手为他们削过?父母看你累着了会特意过来问问,但你见他们满身汗水,拖着疲惫的身躯时,你担心过吗?也许你连一杯水都不曾为他们倒。
我曾在一本书上看见这么几段话,这里正好可以用上。
当你1岁的时候,她喂你奶并给你洗澡,而做为回报,你整晚哭着。
当你9岁的时候,她付了很多钱给你上补习班,而做为回报,你常常旷课。
当你15岁的时候,她回家想拥抱你一下,而你把门紧紧关起来。
当你19岁的时候,她付了你的大学学费又送你到学校的第一天。你要求她在离校门口较远的地方下车,怕被同学看见会丢脸。
终于有一天,她永远地离开了你,你回想到了一切,这些记忆像锥子一样凿击着你的心……
父母对我们的爱是真诚的,最温暖的,但有些人却要用‘代沟’来无视父母的爱,如果看完了这篇文章还不曾萌生些许歉意,那我只能表示无奈,因为你已然麻木。
但相信大多数人会自我反省,接着去尝试和父母‘畅谈’,去跨越这所谓的代沟。这是我写作此文的初衷。
只要肯去做,代沟不是什么问题。所以,请别再把代沟当成借口而沉默了。
篇五:别让科技主宰生活
时代在更新,而现在的我们很幸运。“互联网时代”,“信息时代”不断在引领着世界潮流;全球的任何一个角落就在我们身边;电视,电脑、手机……的普及开拓了我们的视野,丰富了我们的想象。科技的繁荣正在不断地发展。
可是在科技不断涌入我们脑海中时,我们是否考虑到:科技会不会离我们太近?
事实上,被科技改变“生活”乃至“生命”的例子不再鲜闻于耳了!
89岁的英国退休美术教师安妮因为无法适应数码,最终选择在瑞士结束生命,离开人世。安妮的离开,虽过于极端,但科技改变生活这一话题不得不引起我们沉思!
安妮的选择,或许是一个极端反例。可以身边事论起,手机作为洪水猛兽冲进了中学生的生活。当手机铃声代替上课铃声,课上的专心早已化作脑海中的“神游”;当手触屏幕的聊天记录代替课间同学间的欢快讨论,增进感情的学术探讨却已变为低头看屏幕的无声……由此看出,科技在进步的同时,它也极大地冲击了教育,给了社会沉重的思索。
科技的诞生,鼓舞了人类对宇宙的探索,“上天入地”不再是梦想。这时一个个蕴含着科技含量的产品使我们眼花缭乱。科技高度发展的同时,新事物也接踵而至,爆炸般变化向我们袭来,或许这将使我们无所适从,无法正确适应与接受。
因此,科技虽伟大,但我们不应该盲目地对待它,而是应该认清其利弊,合理对待科技。
科技是一把双刃剑,它既改变着人们的生活,也影响着人们的生活。而其中不乏有消极影响:人们与大自然的远离,科技与人文性的矛盾等。即使不能一时地去改变与接受,我们也应该在长久的历史滚轮中慢慢在发展中将其调和。
作为中学生,我们应该将科技化为动力,以科技作为目标,努力做到最大化地从科技中汲取知识,努力成为一名为“科技强国”奋斗的一员。
新时代的来临,让我们其中受益,也让我们不断变得完善。
篇六:别让自己束缚自己
有一位年轻人去找心理学教授,他对大学毕业之后何去何从感到彷徨。他向教授倾诉了所有的烦恼:没有考上研究生,不知道自己未来的发展;女朋友将去一个人才云集的大公司,很可能会移情别恋……
听了这些之后,教授没有说什么,只是让他把烦恼一一写在纸上,然后判断其是否真实,一并将结果也记在旁边。经过实际分析,年轻人发现其实自己的真正困扰很少。他看看自己那张困扰记录,不禁说道:“无病呻吟!”教授注视着这一切,微微对他点点头。然后,教授对他说:“你看见过章鱼吗?”
年轻人茫然地点点头。
“有一只章鱼,在大海中,本来可以自由自在地游动,寻找食物,欣赏海底世界的景致,享受生命的丰富情趣。但它却找了个珊瑚礁,然后动弹不得,呐喊着说自己陷入绝境,你觉得如何?”
教授用讲故事的方式引导年轻人思考。
年轻人沉默了一会儿说:“您是说我像那只章鱼?”年轻人自己接着说,“真的很像。”于是,教授提醒他:“当你陷入烦恼的习惯性反应时,记住你就好比那只章鱼,要松开你的八只手,用它们自由游动。系住章鱼的是自己的手臂,而不是珊瑚礁的枝丫。
在生活中,也时常问问自己:我是不是也像章鱼那样,喜欢自己束缚住自己的手脚。生活中,工作中,原本就存在着许多琐碎、繁杂的事情,所以我们不要自己寻找麻烦,庸人自扰。放开自己的手脚,更要放开自己的心,让自己自由自在地在生活中完美演绎。
篇七:别让等待成为遗憾
人这一生,要对自己的父母应尽一份孝心。
——题记
最近电视上有一则公益广告:一位母亲对正在上小学的孩子说了一句:“等你长大了,考上大学,妈妈就享福了”。当这个孩子考上大学时,母亲又对他说:“等你有了工作,结了婚,妈妈就享福了。最后,一个活泼天真的小女孩对她年过花甲的奶奶说:“奶奶,等我长大了,就让你享福啊”。这则公益广告告诉我们,别让等待成为遗憾。
孝是中华民族的美德,“百善孝为先”。从我们呱呱落地之时起,父母亲便辛辛苦苦的养育我们。可是,当我们在逐渐成长之时,他们也会渐渐老去,我们的脊梁直了,可他们的背驼了;我们的身体健健康康,他们却浑身多病;我们的脸上洋溢着年轻的光芒,他们却只剩下了岁月的痕迹。当他们老了,头发白了,生活不能自理了,而做子女的却不闻不问,那还能算是对得起父母的养育之恩吗?
而当我们的父母头发已经开始变白,脸上的皱纹也一天天多起来,开始腰酸背痛,我却只能呆呆的看着他们的身影。我们不能挽回,人终有一死。可是,只要儿女们能抽出时间陪伴他们,他们一定会高兴。他们的生活很简单,只要吃饱喝足,有子女陪伴他们就行。可是,就这一点点小小的要求我们也不能保证。我也是一名初中生了,该让他们少操些心,多快乐,虽然我保证不了让他们享受富贵荣耀,但我一定会让他们幸福!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抓住机会,别让时光匆匆流逝,珍惜和他们在一起的每一天,因为我们不知什么时候会突然失去亲爱的父母。爱他们吧!珍惜他们吧!别让等待成为遗憾。
篇八:别让世界改变我们
龙应台有言:世界看得愈多,困惑愈多,答案愈少。这看似平淡的一句话在我心中荡起无限波澜,我们忙碌地奔波着,随着人流不知所往,是世界改变了我们吗?
很多人在这颠沛动荡的曲折中如无根浮萍般迷失,但总是有弄潮的呐喊在耳边回响,有的人选择屈服,苟且发掘未来对光阴视而不见,有的人勇敢挑战,挺直腰身不让世界改变自己,令无数盲从而改变自我的人愧怍。
我看到了他在动荡格局,人心惶惶中出将入相,力挽狂澜的身影。范仲淹,于国家危难之际主动请缨到边疆作战。帝王案前劾章百千,中军帐里挑灯连夜。不被理解的抑郁与主和派声讨的嚣张不能将他改变。他坚持为国家和人民执着守护,不辞辛苦操劳,终于击溃敌军,改变了国家受难的命运。他赤诚忠胆不变,面对困难,挺身而出的气概不变,换来了边疆的安宁。别让世界改变我们,奋勇向前,还世界一片和平安好。
我看到了他于月下飘然而去,梦寄江流的身影。苏东坡,明月都已忘记第几次目睹你踏向小舟,驶向放逐之地。然而纵然是“诟辱通宵不忍闻”的惨痛经历也没能将他改变,反而使他愈加乐观旷达。他泛游赤壁,周身的宁静一如他内心的淡泊,不为权贵改变,不为求一己之安改变,不为取悦于统治者而改变,他写下了《赤壁赋》等一系列脍炙人口的佳作。别让世界改变我们,淡然于世,还世界一方净土以致远。
我听见了伟人们于世界逆流处推澜而上的呐喊。谭嗣同铿锵发声:“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他不用局势改变自己报国的一腔热血,他要警醒那些麻木的灵魂;鲁迅在小像上以诗明志“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他不改变牺牲自我的决心,只为唤醒被迂腐封建改变的民族命运;毛泽东在家乡庄严宣誓“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他不可能改变复兴中华的使命,他要以超乎常人的魄力带领我们开辟新中国!别让世界改变我们,让我们的坚毅照亮这个世界未来的面相!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别让世界改变我们,我们要为世界筑起前行的灯塔。
篇九:别让三思阻碍你
“三思而后行”有其道理,但一定要掌握好“思”的度。勇敢地抓住机遇,到达心要到达的地方吧,别让三思成为你前进路上的阻碍!
我一直对“三思而后行”持一种怀疑态度。从古至今,三思被当作成功人士必备品德;从小到大,我们总被教育要做一个稳重踏实不意气用事的人。可“三思而后行”终究是一句古话,它到底是否适应于快节奏的现代白色颗粒,我看未必。
比尔·盖茨的退学之举在大多数人看来应是鲁莽之事,他没有慎重考虑退学后面临的巨大挑战,没有稳妥地在顶级名校继续研读,没有所谓“三思而后行”。然而,若没有当年果断的他,会有现有的首富和蒸蒸日上的互联网信息技术行业吗?机会有限,却有无数人在争夺,三思之后,可能只剩下一声无奈的叹息。
诚然,三思在当代社会并不可缺失,但总是三思便只意味着优柔寡断。弱肉强食
的生存法则不允许不敢冒险的人存活。风险与利益并存,是一辈子担惊受怕做碌碌无为平庸之辈还是拼一次赌一次去活出自己的精彩,这是你的选择。
你觉得自己没有天赋没有精力去培养兴趣爱好,此后你错过了一次次展现自我的机会。你担心自己学不好英语便放弃它,五年后你可能会错失一个极佳的岗位。你害怕担责害怕失败拒绝了很多次锻炼机会,十年后你眼睁睁地看着别人领着高薪,自己仍一次次面试被拒。做事不能顾念太多,面面俱到是不可能的,何不果断一些,跟着心走活出非凡。
前几日,又传出一个硕士放弃高薪工作去卖凉皮,掀起继北大学子卖猪肉后的再一次风波。如今,越来越多的学子渴望创业,可世俗的偏见、难舍的安稳生活使他们对未来很渺茫,于是三思古训乘虚而入,扑灭他们心中对创业燃起的熊熊烈火,扼杀了一批有志青年。我想,如果能多一些人坚持自己的主张与梦想,脚踏实地,从小事做起,应该会多一批成功企业家,而不是多年后众人的一句“要是当年……”
“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经过充足的准备和不懈的努力,当机遇终于降临时,你可以理智地思考,但绝对不能思前想后、优柔寡断,一定要果断决策、抢抓机遇,才可能赢得先机,取得成功。
“三思而后行”有其道理,但一定要掌握好“思”的度。勇敢地抓住机遇,到达心要到达的地方吧,别让三思成为你前进路上的阻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