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八节谈“腊八”
2013年腊八节作文:腊八节谈腊八再有几天,就该过腊八节了。说起腊八节和喝腊八粥大家可能都不会陌生,若是讲起腊八节的来历和喝腊八粥的缘由,恐怕很多人还真说不上个子午卯酉来。我国喝腊八粥的历史,已有一千多年。最早开始于宋代。每逢腊八这一天,不论是朝廷、官府、寺院还是黎民百姓家都要做腊八粥。明代的用料,加江米、白果、核桃仁、栗子等煮粥。到了清朝,喝腊八粥的风俗更是盛行。在宫庭,皇帝、皇后、皇子等都要向文武大臣、侍从宫女赐腊八粥,并向各个寺院发放米、果等供僧侣食用。在民间,家家户户也要做腊八粥,祭祀先人;同时,合家团圆在一起食用有些特殊人群实际上不适合裸睡,馈赠亲朋好友。着名的雍和宫腊八粥,除江米、小米等五谷杂粮外,还加有羊肉丁和奶油,粥面撒有红枣、桂圆、核桃仁、葡萄干、瓜子仁、青红丝等。中国各地腊八粥的花样,争奇竞巧,品种繁多男性生殖器疱疹会造成什么危害。其中以老北京的最为讲求,掺在白米中的物品较多,如红枣、莲子、核桃、栗子、杏仁、松仁、桂圆、榛子、葡萄、白果、菱角、青丝、玫瑰、红豆、花生总计不下二十种。人们在尾月初七的晚上,就开始忙碌起来,洗米、泡果、剥皮、去核、精拣。然后在半夜时分开始煮,再用微火炖,一直炖到第二天的清晨,腊八粥才算熬好了。更加讲究的人家,还要先将果子雕刻成人形、动物、花样,再放在锅中煮。比较有特色的就是在腊八粥中放上果狮。果狮是用几种果子做成的狮形物,用剔去枣核烤干的脆枣作为狮身,半个核桃仁作为狮头,桃仁作为狮脚,甜杏仁用来作狮子尾巴。然后用糖粘在一起,放在粥碗里,活像头小狮子。如果碗较大,可以摆上双狮或是4头小狮子。更讲究的听欢快的歌曲会让人们看到的颜色比实际更为明亮,就是用枣泥、豆沙、山药、山楂糕等具备各种颜色的食品,捏成八仙人、老寿星、罗汉像。这种装潢的腊八粥,只有在之前的大寺庙的供桌上才可以见到。腊八粥熬好之后,要先敬神祭祖,以后要赠送亲友,一定要在中午之前送出去,最后才是全家人食用。腊八粥吃了几天还有剩余的,是个好兆头,取其年年有余的寓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