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高考作文冲刺全攻略(经典范文及点评)
基础等级:少失分的保证基础等级是高考对写作的基本要求,它包括以下落项内容:1、符合题意;2、符合文体要求;3、思想健康,感情真挚;4、中心明确,内容充实;5、结构完全,语言通顺;6、书写规范标点正确。下面就学生作文中可能存在的问题着重谈以下3点:一、准确规范。准确是我们要准确把握话题的主旨,要看清度量的解说与要求,话题材料中的每一句话都可能有许多深刻的内涵。如2003年作文题中,我们在认识事物和处理问题的时候,感情上的亲疏远近和对事物认识的正误深浅有没有关系呢?是什么样的关系呢?这句话有于我们掌控题旨。而直到今天,我们仍然可以在现实生活中听到类似的故事,但是,也常见到许多不同的乃至相反的情况。这句话能大大拓展我们的写作思路。规范是指书写规范、标点规范、文体规范等。尤其是文体要规范对于大部分考生来说,我们提倡写作典范的记叙文和议论,千万不要出现四不像的文章。2、内容充实。就记叙文而言,内容充实就是要求记叙文要素完全,人物事件具体实在,有活灵活现的描写,有含蓄深沉的抒情。学生作文中最容易犯的毛病是只有长的叙述,没有精彩的细节。就议论文而言,内容充实就是要求议论要素明晰,有鞭辟入里的分析,不能以论点+论据的形式结构全篇。相当一部分学生写作中遇到的最大问题是无话可说。高三学生应当关注社会,多读书,广泛储备写作素材。多找一些话题来思考:如人才、教育、环境、资源、网络等,平时有积累、有感受,考试时就有话可说。3、感情真挚。感情真挚的具体要求是:第一,合乎实际,合乎整理、合乎自然。第二,感情充沛,格调健康不低沉。第三,字里行间流露的感情要直抒胸臆,要与文章的主旨保持高度的一致,不是外加上去的,不是无病呻吟的,不是无限拔高的。大部分得分较低的记叙,除了语言贫乏、结构混乱的文章外,往往是那些无病呻吟、胡编乱造、穿靴戴帽的文章。我们应该写自己熟习的生活,有独到的生活体验更好,一般不提倡编写那些缺少生活经历和阅读体验的故事。所谓写真实,并不是单指写真人真事,而是要把笔下的形象写得真实可信,不能想当然地编造情节。材料:司马迁忍辱活下来,完成了《史记》,遭到人们的称赞:不食嗟来之食的饿者牺牲了生命,至今受到人们称赞。现在的年轻人也总爱谈自己的人生价值。请以人生价值为话题,写一篇文章,文体自选,题目自拟,不少于800字。存在即价值从儿时的不知天高地厚到现今的谨小慎微,面对新环境时的措手不及和受到挫折时的妄自菲薄,让人迷惑,乃至对自己的存在产生了怀疑,我为什么要活着?活着有甚么意义?看过刘墉的一篇文章,其中写道:在一次许多国家参加的长跑竞赛中,跑在最后的是一名不知名的小国选手,途中许多运动员由于得奖无望而中途退场只有他努力中完了全程,固然成绩不甚理想。事后许多人问他为何要坚持跑完,要知道参赛的那几个超级大国的选手都是长跑中的高手,妄图夺得名次简直是人说梦。但那位小国的选手却说,我跑不是为了名次,而是为了向世界证明我们的存在。我们或许其实不出众,没有惊人的天才;也许其实不伟大,没有机缘偶合成为英雄;乃至其实不怎么完善,仍然拥有这样那样的毛病,但我们存在,我们在努力地生活,活出自己的风采。那位小国的运动员虽然没有得奖,却向世人证明了牌子的价值自己的存在,一样我们也可以,就算不出众,不伟大,不完美,仍可以因自己的存在而感受到价值。一切的意义都建立在存在二字上,我思故我在说的很好,可我在故我在我更喜欢从世间的每一个人每朵花都有自己的存在价值,虽然许多人看见的仅仅是存在而没有价值,但那是有的。每天清晨,当我睁开眼的一刹那,听见鸟儿的歌鸣,看见一缕朝阳洒落在窗前,抬头虽是家里白色的天花板,却仍然有着一种感触。我明白今天我还可以在此人世间呼吸,闻闻这里人情的气息。存在,有一种幸运的价值。掺着百味又平平淡淡的价值,却是最朴实又最庄严的价值。向未来展开灿烂的笑脸,因为我们拥有最多的就是未来;向现在张开自信的双臂,由于我们将写下更好的过去;世界将因我们的存在感到无比自豪,由于存在的价值是巨大的,是比曾存在的历史和将要存在的将来更富有价值的存在。点评:宋朝大文豪苏东坡曾说:为文以反常合道为趣。本文给人最深的感受是一种现实生活的理趣。作者不选用空洞的理论来居高临下地论述人生价值这个大话题,而是选择竞技中的弱者作为思维的触角,奇妙地引出自己对人生的命题及呼吸在鸟鸣、阳光和天花板的现实世界中的感受,显得逼真而新鲜,公道更合情。发展等级:拿高分有三招1、立意要深入:关于深刻,2002年《考试说明》中解释为:透过现象深入本质,揭示问题产生的缘由,观点具有启发作用。[例文]材料:有位养牛的老大爷,常把喂牛的草料铲到一间小茅屋的屋檐上。人们感到奇怪,就部他原因。老大爷说:这类草料不好,我要是放在槽里,牛就会不屑一顾;但如果它放在牛委曲够得到的屋檐上,它就会努力去吃,直到把草料吃完。戒为牛与猴家喻户晓朝三暮四的故事,写狙公使用朝三暮四的欺骗手法赢得众狙的欢心,说明狙公的狡猾和猴子的愚蠢。现今我又读到一篇惊人类似的故事。同样的圈套,一样的虚伪和愚蠢。只不过故事主角有所变化,换成老大爷能解牛之意,牛亦得老大爷之心。或许差别在于这个陷阱更奇妙,老大爷更聪明,不再玩弄颠倒数字的小手段,而牛则更为老实勤劳。我想历代的统治者都是推重老大爷和狙公的,艳羡他们能愚弄牛和猴子于股掌之间,希望也能轻易治理天下人,而历代的被统治者都应以牛和猴子为警惕,不要老大爷和狙公之流欺骗而不自知,陷于统治者的陷阱,仍沾沾自喜。古往今来,自觉与不自觉沦为牛与猴者不计其教,圣贤也不能免。韩非子集法家大成,对权术谋略洞若明火,秦始皇叹息:寡人得见此人与之游,死不恨矣!韩非终归秦,献统御之术名院良医,却死于暴君奸相之手。难怪司马迁感慨:余独悲韩非为《说难》而不能自脱耳!可叹李白汲汲于功名,甘为帝王侍臣,却被视为玩物。虽然终究得以明朝散发弄扁舟,但仍有不甘之意,未能脱于这功名造就的圈套。但同时,不小心沦为牛和猴子,随即警觉,跳出圈套的,古往今来也大有人在。屈原在楚虽政治抱负不得发挥,却也官至左徒大夫(少年得志),受楚王宠幸文采更被南后和贵族推崇,他也曾让步,向楚王奉献自己的绝世才华。但一量他认识到楚国统治阶级的奢淫腐朽、不可挽救,便毅然挣脱禁锢,甘受放逐,终作《离骚》,当牛吃到第一口草料时,就应警觉,不该恋栈,遭人耻笑。一样,当你发现苦苦追求的不过是人为制造的水中月镜中花时,就应当急流勇退,而不是受人愚弄,落人笑柄。固然,能守住清明,守住人格之独立,越过陷阱,不受表象的蒙骗,执着寻求真理者也不乏其人,他们往往是勇敢的坦承者、不屈的抗争者。一如司马迁,一如嵇康,一如李贽,一如鲁迅很难指望牛和猴子做一个坦承者和抗争者,所以千万不要让自己沦为满足温饱的动物,不要被看似高高在上的东西迷惑,坚守住独立的人格,警惕圈套并随时做好跃出圈套的准备。此文与所有戒为牛与猴者共勉hpv治疗优质医院推荐。点评:文章第二自然段是强劲的助推器,完成了从地球(材料)到太空(文意)的飞跃。如何才能完成这个飞跃?或许作者的这句写后感是把金钥匙:我在推崇文人气节的同时也意识到他们自我蒙蔽,甘受他人奴役,没法检讨自身境遇,甚至争先恐后跳下圈套的悲哀这只是冷静客观地进行一些思考。且思考不是他人给予的,而是自己消化的。2、材料要丰富:材料丰富是一篇文章成功的重要方面。对议论文而言,丰富的材料可以使文章有血有肉,以具体可感的事例打动人,以典型翔实的材料说服人,避免空洞的分析,难免泛泛而谈,人云亦云。[例文]自然与心灵城市化和机械化的浪潮席卷全球,我们习惯用机械征服自然的成就来标榜我们的先进与成功,但与此同时,我们却被喧闹的机器声遮住了耳朵被辉煌的成就挡住了眼睛。人本身越来越阔别了自然。毫无疑问,我们现在的这类悖离是十分危险的。自然不仅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更是我们心灵深处的最后堡垒。释迦牟尼在感受到生命的脆弱与无助后觉得极端苦闷和忧郁时,是大自然敞开了博大的胸怀接纳了他,让他在菩提树下参悟自然的奥秘与生命的真谛。卡尔维诺笔下那个极具反叛精神的树上男爵在被日常生活中不可名状的压力折磨得透不过气来的时候,竟决定在树上度过自己的一生。他在充满了自然精华的茂盛森林当中表达着自己对广大地的无限热爱和对无拘无束的蓝天的觉悟向往,学者林斤澜在那非常的十年间几乎失去了面对现实的勇气,但当他来到昆明湖畔时,他感受到了温暖的阳光、平静的湖面和坚实的大地,顿时心中有一个地方莫名地震颤起来自然多美好!于是他又坚定了活下去的信念。自然与心灵的联系是如此紧密,凡是发自内心酷爱自然的人,他从中得到的是心灵的再一次净化。我们很难想象一个不热爱自然乃至破坏自然的人会具有1颗体恤生命力的悲悯心灵。心灵之火的迸发源于对自然精华的领悟,只有将自己置身于自然之中经受它的种种考核和磨砺。我们才能称为一个真正具有灵魂的人。《鱼王》中的阿基姆是一个具有不屈精神的俄罗斯人,面对周围卑劣的自然条件和窘迫的生活状况,他选择了坚定的抗争,正因为如此,他才能体会到自然强人的力量人只能敬畏自然度珍惜她所做的施舍。是大自然使他认识到人类的渺小和柔弱,是大自然告诉他只有坚强才是心灵的守护神。所以当他看到一个自己十分讨厌的人奄奄一息时,毫不犹豫地伸出援助之手,硬是在天寒地冻的西伯利亚将一个几乎死掉的人救了回来。而阿基姆这一切行为的精神动力只是出于一个人的本性是自然将人的本性还给了人。自然是人类的老师!她教你要超脱,要坚韧,要宽容,而我们却用大烟囱里冒出的浓浓黑烟加以拒绝。当蜗牛面对自己感到的愈来愈沉重的危机,我们是不是该觉悟点甚么呢?点评:该文的成功之处就在于材料的丰富,所举事例既有小说中人物又有现实中人物,还有宗教人物和具有传奇色采的人物真是目不暇接,然而作者顺手拈来,组织有序。作为一篇当堂完成的命题作文,写得如此得心应手,文思泉涌,盖得力于平时的积累。3、重在有创新:作文是以创造性思维为重要特点的写作活动。发展等级要求有创新既是鼓励学生培养创造品质、创造思惟和创造技能。见解新颖:要使自己的文章出新,同学们务必要有创新思惟意识。具体说来,一是要培养求异思惟的能力。生动深刻地写出事物的另一面,是求异思维的一种表现,其核心是独树一帜。世界万事万物老师对立统一的,但事实上人们总习惯于认识事物的这一面,而忽视那一面。若能用逆向思维破除历来如此的思维定势,反其意而思之,就会有独到的发现。用发展的眼光,写出事物由旧转新的变化,是求异思惟的又一种表现。例如,美,是一种负担、人生无妨做几回错事、第一名的副作用等,都是以发展的眼光观察事物转化的合理性。这样的文章往往出奇制胜,闪耀着另类的思想光辉。培养批判思维的能力:对于一种假设、理论或观点,判断其正误;对于纷繁的社会现象,激浊扬清;对艺术作品,分辨其审美价值的高低这些都要运用到批评思维。要有胆识,大胆走出作文图解政治、泛政治化的故道,见微知著,披沙拣金。圆也是一种策略做人应当坚持方的原则,这毋庸置疑是我们所提倡的做人的最高准则。我们需要方,因为方是一种节气,是一种坚定不移的原则,是一种刚正不阿的阳刚之气,有了方,我们才能堂堂正正挺起腰板为自己而活。但是圆呢?难道它除了有卑躬屈膝圆头滑脑巧言诌语的意象之外,便没有可圈可点这处?不然,圆也是一种重要人生策略。中国古语有大音希形,大辩若讷,大巧若拙,大直若曲这说。所谓大直若曲,真正是一种恰当的处世策略。用硬碰硬,结果自然是两败俱伤;但若是能以柔克刚,不妨先委屈心意,以观后效,再慢慢来达到自己的目的,岂不更好?掌故书上曾提到金人学礼仪于中原的事儿。女真族骁勇善战,铁骑踏遍我四十八州;但是他们的文化却还停留在结绳记事时段。于是他们积极向宋人学习,请了许多中原有识之士来教王公贵族们诗礼典制。有位北宋名臣的后代也被请去,按说,他是名臣之后,自该效法当时名士,保节忠君,宁死不屈;但是他没有那么做,而是客客气气地受下了礼贴临沧性病医生咨询挂号,去做了所谓的帝师。然而自金太祖之后金人锐气逐渐被磨干,因为他们的皇帝已不复当年的果敢强壮,而完完全全变成了一个能诗善文、博奕听琴、身体娇弱的汉族少年。金人用武力征服了汉族,却又被汉人用文化所征服,这不能不说是一种远见卓识,一种圆滑而机灵的处世手段。假想当年的名臣之后若还是做一个强项令,也不过是在青史上多留一笔虚名,却于事无补。今天我们用另一种眼光看当时金人对汉族文化的崇拜与学习,感受到的也是一次民族融合的欣喜。历史在更替,而生活之规律如旧。我们生活中岂不处处要用到圆的策略?事之不如意者十之八九,事事顽抗,岂非成了落落寡欢的刺猬?只是要懂得取舍。事关国家存亡,身家安危之事需以原则来权衡轻重缓急,而平时的小事情,若不是有悖于理,又何须斗得焦头烂额,争得你死我活?所以坚持方的原则与应用圆的策略一点也不矛盾。点评:方与圆,真的冰炭相克,水火不容吗?文章即以此为切入点,作了深入辩证的剖析,指出方与圆恰恰是相互依存的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方是为人处世的基本原则,圆则是为人处世的某种变通;下是在这个意义上,圆也是一种重要的人生策略。文章从反而立论,致力于揭露事物的另一面,见解不俗,立意新颖;且引经据典,联系实际,言之成理,闪耀着思辩的火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