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作文指导 >> 专家支招:锁定2005年高考作文60分-1

专家支招:锁定2005年高考作文60分-1

发布时间:2017-08-08 18:38:43 来源: www.jc6878.com 作者:生花妙笔网

专家以此“作文”,为大家答疑解惑,希望能帮助同学们在2005年高考作文中获得好成绩。作文如何是好,专家为你支招第一题话题作文:作文与做人“老师似乎只教会了我们如何把作文写得花团锦簇,却没有教会我们做人。同学们经常都是写作文的时候一套:激昂文字、批评社会的不良和黑暗;做起事来又一套:满嘴脏话,不讲公共道德,随意破坏公物、乱扔垃圾……这让我觉得非常痛心和失望,如果学习不能教会我们做人,如果1作文就要言行不一,那我们受教育、写作文还有甚么意义?现在我一想到作文就觉得恶心,更不愿意去写作文。马上就要高考了,我的语文成绩特别是作文成绩却一落千丈,我该怎么办?”这是我们收到的一封来自湖南省临湘市某高中1名高三同学的来信,请以“作文与做人”为话题,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各写一文,为我们的读者答疑解惑。答题人:心理学者、伦理学者、高中语文教师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作者:中国社会科学院心理学博士张红安看了这位同学的来信,感受很深。确切,在我们的人生中,总是会遇上很多迷茫,甚至痛苦挫折。特别是在青少年时期,更是如此。由于青少年特有的热情和豪情,我们的同学常常都是一些理想主义者,心中怀着美好的愿望,希望这个世界是完美的世界,希望周围的人也都是完人;可同时我们往往又都是一些愤世嫉俗者,不能容忍这个世界有一丝缺点,不满意周围的人有一点不足。但是,人生并不是只有光明美好的一面!固然,也绝不是只有黑暗丑陋的一面!这个世界,其实是光明与黑暗、美好与丑陋并存的,我们绝不能由于黑暗和丑陋的存在,就抹杀世界的光明与美好。学习,教给我们全面认识世界的方法,特别是语文,它用文字向我们叙述世界,从而引导我们寻求光明美好的事物;而作文则让我们把平时的所学、所思、所感,用文字记录描述出来,从而帮助我们总结反思,推动我们的认识发展,这将有利于我们的心理成长,有利于我们形成独立的人生观和世界观,有利于我们培养和发展自己独立的个性和人格。来信的同学能自觉地将作文与做人结合起来,是非常难能可贵的。但是,1遇到理想与现实有冲突和矛盾,就灰心失望、乃至逃避,却是不应该的了。一个真正心理成熟、人格健全的人,应当能积极勇敢地面对社会的黑暗和人生的不如意,坚持自己的理想,不断地提高自己的修养,并更进一步地去影响和改变周围的不美好,不但“独善其身”,更要“兼济天下”。成长的进程中,“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当面对矛盾,当理想与现实发生冲突时,同学们没必要着急,更不应当畏惧和逃避,而应当积极主动地去面对它。我们既要拿出青年人的热忱,去面对世界美好的一面;更要拿出青年人的勇气和豪情,去改变世界不美好的一面南京市华肤医院!理想道德,从我做起作者:中国人民大学伦理学博士黄桂霞“才德兼备”,人如其文同样优秀,确实是一种理想的道德状态。但是,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看到的却常常是“才”和“德”分离、“文”与“人”不一。正如上面的读者来信中说到的,自己或者自己的同学言行不一,一面“激昂文字,批评社会的不良和黑暗”,一面却没能脱离出那个被自己批评的群体,而是其中的一员,在他们自己身上同样产生着那些他们所不屑的行动。特别是在本来神圣不可侵犯的高考中,也出现了种种舞弊行为,为了能取得高分,我们许多正处于花样年华,本该纯洁无瑕的考生,却采取了抄袭的方式来对付高考作文——比如2003年的海南考生作文涉嫌抄袭事件,又比如刚过去的2004年高考中的重庆考生满分作文抄袭事件。因为自己和身旁同学的“才”“德”分离,“文”“人”不一,我们来信的同学就怀疑迷惑昆明尖锐湿疣医院哪家好,甚至灰心失望,这是可以理解的。高考场上的“才”“德”分离,“文”“人”不一,更应当受到社会各界的大力谴责和批评。但是,对这些现象,仅仅是怀疑迷惑、灰心失望,或者仅仅是批判,都是不够的,我们还应该向内反思,从自身做起,才能从根本上杜绝这类现象的产生。以我们来信的同学为例,面对自己和同学的言行不一,为什么只是不满和逃避,害得自己成绩一落千丈?为什么不试着勇敢去面对自己和同学的毛病,改变自己进而影响同学,大家一起进步,把文也作好,把人也做好呢?以高考场上的抄袭事件为例,除批判,除不参与这种舞弊行动外,同学们更应该努力学习,打好基础,在高考场上,写出真正属于自己的好作文,用实力来说话,来打击批判那些抄袭舞弊的行动。“才德兼备”、人如其文一样优秀,是我们理想的道德境界,而理想道德境地的实现,需要我们每一个人,从自己做起!还作文真正的“人文性”和“工具性”作者:重庆市29中语文组罗冰花我们现行的高中语文教学大纲中,强调语文教学要“人文性”和“工具性”并重。其实沈阳国防医院,这也应该是我们的作文的目的所在。但是,在以往的应试教育制度下,对作文的“人文性”和“工具性”的意义,存在严重的误读:一方面,作文的“人文性”常常被直接等同于政治性、道德性,以我们前些年的高考作文题为例,很多题目都带有浓厚的泛政治、泛道德色采,如“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1982年)、“坚强——我寻求的品格”(1998年)等;考生一提笔,常常是这个写舍身忘义,那个谈生死考验,满纸都是“奉献”、“伟大”之类的词,却明显脱离中学生的实际生活。另一方面,对作文的“工具性”的理解更加混乱,有人将作文作为衡量政治觉悟、道德水平高低的标准,要求高考作文题目要出得革命、文章要写得崇高,恍如只有这样,才是好题目、好作文。而不少人则完全将作文当成了应试工具,只求在高考中得个高分,别的甚么都可以不顾。在这种情况下,作文成了新“八股”,高考时很多考生都用套构、宿构、猜题、押题,用背诵、复制乃至抄袭、做弊的方法来应付高考作文。我们一直批判的高考作文中的“假”、“大”、“空”等现象之所以会存在,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我们对作文的“人文性”和“工具性”含义的误读。那么,甚么才是作文“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真正意义呢?作文的“人文性”,应该在政治性、道德性之外,还包括更广泛的内容。它应当从关注我们同学的人格、人性动身,以语言文字特有的艺术感染力,使同学们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得到美的熏陶,关心思考现实社会问题,锻炼独立思考能力……从而逐步形成健全的人格,发展起健康的个性。而作文的工具性,绝不是说作文是政治道德评判的标准,或是高考取得高分的工具。而是说作文是语文这门基础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应该注重培养锻炼同学们的语言表达能力,使同学们能够掌握、应用、驾驭语言文字。

推荐阅读
  • 以后的房子
    以后的房子

    未来的房子和现在的房子大不相同,如果你不信,我就带你去看看!这种房子非常奇... [详细]

  • 中国人_0
    中国人_0

    当年彭宇一案在人们心中留下了阴影。至今我们还不知究竟是那位老太太在说谎?还是彭宇在推卸责任?如今老者驾鹤西去事发... [详细]

  • 六界之巅1
    六界之巅1

    地球上:世界各地的天空上同时出现了一扇巨型的传送门预防方法... [详细]

  • 与小伙伴结伴出游
    与小伙伴结伴出游

    小明和小强还有小刚放学后一同回家,他们几个商量明天是... [详细]

  • 一件可笑的事118
    一件可笑的事118

    我的表弟可是出了名的小馋猫,家里有什么好吃的好喝的都逃不过他的法眼,他都要先尝尝。有一次我们去外公家,外公拿出一瓶葡萄酒放... [详细]

热点聚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