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成语故事三顾茅庐有感700字
《三顾茅庐》是《三国演义》中的一个小故事,讲诉的是刘备三请诸葛亮的故事,读完《三顾茅庐》对自己也有很多启发,下面让我们一起欣赏“读成语故事三顾茅庐有感700字”吧!
读《三顾茅庐》有感700字
今天,我看了《三国演义》中的《三顾茅庐》。看完了这篇文章,我受到了很大的启发。
《三顾茅庐》的主要内容是:刘备在南漳遇到了司马徽,司马徽给他介绍了凤雏、卧龙两位军师。刘备在徐庶的指点下,知道了卧龙就是诸葛亮。因而前去造访,但是童子说诸葛亮不在,刘备只能先回去了。几天后,刘备再次造访,但里面的人是诸葛亮的弟弟,刘备很失望,留下一封信后就走了。又是一年的春天,刘备选了个好日子去拜访诸葛亮,可是这时候他在睡觉,因而刘备站在阶下等。诸葛亮醒来后,听说刘备等了好久,连忙出去相见。刘备跟诸葛亮谈了许多,觉得他很有才能,就请诸葛亮出山相助。诸葛亮很感动,便答应了刘备的请求。
读完了这篇文章,我掩卷寻思。刘备不管风吹雨打,三次来到诸葛亮家生殖器疱疹图,终于感动了诸葛亮。相比之下,我实在不如他。如果我遇到一点点的困难,就临阵畏缩,遇到作业题目不懂的,干脆不去思考,去抄同学的。我觉得很惭愧。刘备那种坚持不懈的精神,让我想起了我的朋友——玲玲。有一次,我们在一起做作业。做到数学作业,我们遇到了一道不会做的题目。我们想了很久,也想不出来。反正也是最后一道题,明天去抄同学的吧!我一边想着,一边对玲玲说:“玲玲,我们出去玩,好吗?”玲玲听了,生气地对我说:“不行!没做完这道题,我是不会去玩的。‘今日事本日毕’,只要今天做完了今天的事,就总会有收获。
如果总想着抄别人的答案,最后甚么也不会得到。”我听了,脸像发烧似的红了。玲玲就算是面对一道题目,都会坚持不懈的去做,我为什么做不到?因而,我坐了下来,和玲玲一起讨论。没多久,我们就“攻克”了这道题目了。我高兴的说:“玲玲,你说得真没错,你又给我上了一堂课。”我们都笑了。在玲玲的身上,我看到了刘备坚持不懈的精神。所以,我要学习刘备和玲玲,学习他们那种坚持不懈的精神,努力学习。
现在治疗尖锐湿疣的方法,我的成绩在不断进步。《三顾茅庐》这篇文章,让我懂得了:无论做什么事,只要坚持不懈的去做,就能获得成功。
《三顾茅庐》读后感700字
今年暑假我看了少儿版的《三国演义》,这本书让我爱不释手,书中的很多故事不但很好看,而且能让我从中学到很多东西,其中《三顾茅庐》就是这样的故事。
《三顾茅庐》讲的是刘备听说诸葛亮是个难得的人材,就亲身带着礼物去请,
前两次都没有见到,刘备要第三次拜访诸葛亮时,张飞说:“大哥,这次你就别亲身去了,我一根麻绳把他捆来”。刘备听了很生气,教训了张飞,兄弟三人又第三次来到诸葛亮的茅庐,碰巧诸葛亮在睡觉,刘备让童子不要惊动诸葛亮,自己在院子里恭恭敬敬地站了两三个小时,刘备的诚心终究感动了诸葛亮,在诸葛亮的帮助下刘备成就了帝王之业。三顾茅庐的成语也由此而来。
看完这个故事,我心中久久不能平静,从刘备身上我学到了很多东西:
1、不怕困难,不达目的不罢休
刘备为了得到诸葛亮这个人才,他先后去了三次,直到第三次才见到。这种锲而不舍的精神,使我想起平常生活中遇到困难退缩的情形:记得我有一次学洗碗梅毒,不当心把碗打碎了,虽然妈妈说没关系,但从那以后我再也没洗过碗,由于害怕再发生类似的事。我决心从现在起,无论是学习上还生活上遇到困难,我都要学习刘备不打目的不罢休的精神,努力克服困难,做一个迎难而上的好孩子。
2、办事认真,事必躬亲
其实,请诸葛亮时的刘备已经是大将军了,而且是皇室的后人,身份要比诸葛亮高很多,他完全不必亲自去请,可以派个人去请,他不但亲身去,而且去了三次,我今后要学习他的这种精神,除了认真学习,做好自己的事,还要帮妈妈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决不做一个饭来张口、水来湿手的小懒虫。
三、尊重他人,虚心请教
当他们两次去了诸葛亮的住处而没有见到诸葛亮时,张飞要用绳子去捆,刘备及时制止,并对张飞讲了许多道理。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也该像刘备学习,尊重师长,尊重他人,由于只有尊重别人,才能赢得别人的尊重;虚心学习,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因为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