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初中作文 >> 难忘的一课资料

难忘的一课资料

发布时间:2017-07-17 10:38:15 来源: www.jc6878.com 作者:生花妙笔网
文章作者: 马大哈 |时间:2014-06-09 |阅读量:352

【篇一:《难忘的一课》补充资料:台湾历史】
台湾位于祖国大陆东南沿海的大陆架上,四面环海,是中国第一大岛。它东临太平洋,西隔台湾海峡与福建省相望,包括本岛、临近属岛和澎湖列岛等80多个岛屿,总面积3.6万平方公里。
从旧石器时代开始,台湾就有人类活动和居住,并且与祖国大陆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在三国时期,台湾被称作夷洲(或夷州)。《三国志?吴书〈孙权传〉》提到:黄龙二年春正月(公元230年),(孙权)遣将军卫温、诸葛直将甲士万人浮海求夷洲及亶洲。同时代的沈莹(三国时吴国丹阳太守)在其所著的《临海水土志》,对于夷州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风土人情及各民族饮食、衣饰、婚嫁等生活情况又详加记述:夷州在临海郡东南,去郡二千里。土地无霜雪,草木不死。四面是山,众山夷所居。山顶有越王射的正白,乃是石也。此夷各号为王,分划土地,人民各自别异,人皆髡头,穿耳,女人不穿耳。作室居,种荆为蕃鄣。土地饶沃,既生五谷,又多鱼肉。《临海水土志》是关于台湾情况的最早的文献记述,它对研究台湾史、高山族史及台湾农业史有重要参考价值。
隋唐时期台湾称流求。《隋书?流求传》中记载了隋朝多次派遣将领横渡台湾海峡,到达流求(台湾)。宋以后,台湾与大陆之间的联系更加密切。隋唐朝廷开始在台湾建立行政机构,行使管辖权。南宋乾道一年(1171),朝廷派水军长期驻守澎湖,这是封建政府第一次在台澎地区正式驻军。元朝末年(1335),正式在澎湖设立了政府管理机构巡检司。台湾二字的出现,是在明朝时期。清时,季麒光著《蓉洲文稿》说:万历年间(1573-1619),海寇颜思齐踞有其地,郑芝龙附之,始称台湾。
17世纪初,西方殖民主义者来到台湾。明崇祯十四年(1642),台湾沦为荷兰人的殖民地。海峡两岸中国人为反对外国侵占台湾进行了长期不懈的斗争。清顺治十八年(1661),民族英雄郑成功率众进军台湾,并于次年驱逐了盘踞台湾的荷兰殖民者。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清政府收复台湾,设置台湾府,下设台湾(今台南)、凤山(今高雄)、诸罗(今嘉义)三县,隶属福建省。其后,清朝政府逐步在台湾扩增行政机构,加强对台湾的治理。清雍正五年(1727),定台湾为官方统一的名称。
1840年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逼迫中国开放通商口岸,台湾的淡水、鸡笼(基隆)、打狗(高雄)等港口陆续开放。1885年,为加强对台湾的统治,抵制西方殖民主义者的入侵,清政府正式划台湾为单一行省,任刘铭传为首任巡抚,行政区扩为三府一州,领十一县五厅。
1894年日本发动了侵略中国的甲午战争。翌年,清政府战败,被迫与日本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把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及澎湖列岛割让给日本。台湾及大陆东南各地居民奋起抵抗日军占领,但终因清政府的腐败无能而失败。台湾被置于日本殖民统治五十年之久。
1937年,中国人民开始了全民族的抗日战争。中国政府在《中国对日宣战布告》中明确昭告中外:所有一切条约、协定、合同有涉及中日关系者,一律废止,当然包括《马关条约》。布告还郑重宣布:中国将收复台湾、澎湖、东北四省土地。抗战后期,中国加入反法西斯同盟国集团。1943年12月1日,中、美、英三国签署《开罗宣言》,指出:三国之宗旨,在剥夺日本自一九一四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以后在太平洋所夺得或占领之一切岛屿,例如满洲、台湾、澎湖列岛等,归还中国。1945年7月26日,中、美、英三国签署(后苏联参加)的《波茨坦公告》又重申:开罗宣言之条件必将实施。同年8月15日,在同盟国的共同打击下,日本无条件投降,宣布:兹接受波茨坦公告中的条款。10月25日,同盟国中国战区台湾省受降仪式在台北举行,受降主官代表中国政府宣告:自即日起,台湾及澎湖列岛已正式重入中国版图,所有一切土地、人民、政事皆已置于中国主权之下。至此,阔别了五十年的台湾重回祖国。

【篇二:难忘的一课资料】
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中华民国国民政府接收台湾,台湾自清朝割让日本后又回归中国领土。光复字面上,就是把失去的收回的意思。
1895年,日本与清朝签订《马关条约》,强占了台湾。1941年12月9日,中国政府发布《国民政府对日宣战文》,昭告中外,所有一切条约协定合同,有涉及中日间之关系者,一律废止。因此,《马关条约》属于废止之列,日本对台湾和澎湖列岛的统治,从是日起即失去凭借。1943年11月26日,美、英、中三国签署的《开罗宣言》规定:战后东北、台湾和澎湖列岛应归还中国。1945年7月26日,美、英、中三国签署的《波茨坦公告》,再次确定了台湾和澎湖列岛等应归还中国。日本无条件投降后,中国政府决定由陈仪任台湾省行政长官兼警备司令,主持接受当地日军第十方面军十六万九千人的投降。10月2日,台湾省行政长官公署及警备司令部前进指挥所在台北成立,处理日军集中及受降各事。17日及22日,中国陆军第七十军、第六十二军分别在基隆港和高雄港登陆。25日,中国战区台湾省受降仪式在台北市公会堂(今中山堂)举行。日本原台湾总督兼第十方面军司令官安藤利吉大将向台湾受降主官陈仪递呈投降书,然后陈仪发布广播演说,宣布从今天起,台湾及澎湖列岛正式重入中国版图,所有一切土地人民政事皆已置于中华民国国民政府主权之下。这种具有历史意义的事实,本人特报告给中国全体同胞及世界周知。日本占领中国台湾省五十年的历史到此结束。
1945年10月25日,国民政府在台北中山堂举行台湾的对日本的受降典礼。翌年8月,台湾省行政长官公署颁布命令,明订10月25日为台湾光复节,简称光复节,以为纪念。台湾光复一词,自此就被各界大量运用。其词亦有另一说法,表示是缘由自1946年8月由台湾仕绅筹组的台湾光复致敬团临沧市治愈阴道尖锐湿疣哪里最专业
依据中国台湾当局《纪念日及节日实施办法》,台湾光复节属于不放假的节日,而由有关机关、团体、学校举行庆祝活动。

【篇三:《难忘的一课》背景资料】
台湾的光复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1894年日本侵略朝鲜并向中国挑衅引发中日甲午战争,由于清朝政府腐败无能而遭到失败,于1895年被迫签订了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马关条约》,台湾被割让给了日本,被日本侵占整整统治了五十年!在受日本帝国主义统治时期,他们采取军事占领、民族压迫、经济掠夺、奴化教育等种种措施奴役人民群众,让中国人民蒙受了巨大的耻辱,直到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台湾才被归还中国。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解决中国内战遗留的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统一,是包括台湾人民在内的全中国人民的共同心愿()。郑成功收复台湾公元1661年3月,民族英雄郑成功率兵25000人、战舰近500艘,从福建金门料罗湾出航,经澎湖直抵台湾西海岸,在台湾人民的支持下,经过九个月激战,击败荷兰殖民者,迫使荷兰侵略者挂起了白旗投降,被荷兰侵占了三十八年之久的台湾,终于回到了祖国的怀抱,完成了收复祖国宝岛台湾的民族伟业。三百多年来,郑成功的爱国主义精神一直备受海峡两岸人民的爱戴。

【篇四:难忘的一课精彩教案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2个生字。
2、感情朗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感受台湾人民热爱祖国的深厚感情和强烈的民族精神,受到爱国主义教育。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1、出示地图
祖国的板块上,有个美丽而独特的地方,台湾省找到位置了吗?
引入交流:想了解台湾吗?老师介绍台湾的富饶美丽、特殊地理、久远历史、当前局势、
导入课文:日本侵略者曾在中国犯下了滔天罪行,不仅在中国大陆横行霸道八年,制造了震惊中外的南京大屠杀等无数大血案,而且侵占并血腥统治了台湾整整50年。我们今天要读的课文就是在台湾刚刚光复时发生的一个小故事。
板书课题:23难忘的一课
2、结合文前提示和相关资料自主研读课文。
(1)齐读课题:从课题你们读出什么?这一课到底怎样的难忘?
(2)读出主见:用自己最想用的方式与策略读书。注意读准3个生字。
(3)互助研读:学生在充分自读基础上同坐研读讨论。
3、说说课文主要内容和谈谈初读课文体会。
4、质疑交流:主要提出读中疑惑不解的问题。如,作为一个教师,为什么连自己祖国的文字都不会写?/这么简单几个字,作者为什么坐进教室跟着读?
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到底表达了他们什么样的感情?
二、切入关键句子,体验难忘之情。
谈话导入:刚才同学们质疑水平非常高。有一个句子贯穿全文,在文中出现了几次?你们会写会读这句话吗?
1、一生演板写句子体会老师板书的吃力。
要求:请你像台湾教师一样来写这9个字。应该怎样写?学生反复朗读文中句子体验:一笔一画、认真、吃力。为什么会这样?(结合第11自然段,由学生借用资料说背景,老师点拨当时日本侵略者在台湾实行血腥的统治,不准台湾人民说国语,要台湾人民当忘国奴)面对这个情景,你们有什么话要说?
2、一生尝试读句子体会师生朗读的认真。
引导:(生读后)你现在已经是台湾的那个教师和他的学生了,你应该怎样读?多形式点拨学生读入情境。品味一遍一遍、那么那么、好像的深刻情感意蕴。他们仅仅是在读这几个字组成的这句话吗?你们怎么体会?
3、一生跟着读句子体会作者朗读的纵情。
激发:(生读后)作者是这样读的吗?朗读体会词语怀着敬意、大声地、整齐地的情感(注意指导看书中插图)。谁再读?(个人读、男生读、女生读、全班读)。此时,你们有什么感想?
4、一生对话说句子体会作者激动的感情。
互动:(生读后)我听出了一点激动!来,你握着我这个台湾老师的手再说一次。很有点激动了!声音不一定高,关键是说出每个字的情。谁再来?真激动!他为会么这样激动?引导学生品读第15自然段。看着看着,作者的眼睛为什么湿润了?(为台湾回到祖国怀胞感到心潮起伏,为祖国有这么多伟人感到非常自豪,为这些伟人重新出现在礼堂感到无比激动)。师生共同诵读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
此时我们和作者一起再读这句话,又有什么新感受?课文最后一句话,能改成陈述句吗?为什么?(其它什么话也没有这句话更能表达作者的感情)
全班再读这句话:女生读第一次出现的句子,男生读第二次出现的句子,全班读最后一次出现的句子。
三、回嚼难忘深意,丰富文本外延。
1、整体把握:你们从这难忘的一课里,从我和台湾师生的活动中,集中地体会到了什么?
2、走入今天:读了这篇课文,你们有什么话对今天的台湾小朋友说吗?
3、今年温州农博会出现了台湾商人卖水果,你对这可喜变化有什么看法?
4、搜集爱国名言。

【篇五:《难忘的一课》教学设计】
一、审题导入
1、从课题看,重点是什么?
2、述:一次遭遇的惊险,一次游历的新奇,一次病危复生的庆幸;老友的重逢,殊荣的获得,大祸的降临,都可以说是个人难忘的。但是课文中我难忘的并非个人的事,而是一种崇高的回归,神圣的呼唤,伟大的使命,事情不过是一堂普通的语文课。我先是随意而看,看了就被深深吸引,最后是热泪盈眶。我为什么如此激动,这一堂课为什么如此难忘?这是我们要学习的。
(看书。)
二、讲读第一部分(第1~12节)
1、我看到了什么动人的情景被吸引住了?指名读第1~12节。
2、讨论:
(时、地、人、事)写读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
3、述:我也在教你们写,教你们读,出示小黑板(第3~6节)的语言文字,读祖国的语言这情景是感动人的呢?要了解这一点,必须懂得吃力、认真、光复等词语所含的意思。
(图画。)
4、从哪看了教师写字看吃力?
(一笔一画。)
述:九个字是一笔一画写的。一笔一画写得快还是慢?写得轻还是费劲?字的动作是按最小的单位一进行的,一笔,再一笔,第三笔当然慢而费劲,像小孩子初学写字那样吃力。这是写祖国的语言文字。
5、教师领着学生读国语吃力不吃力?从哪儿看出来的?
学生分析:
⑴领读国语不是一步到位,先用福建南京的土话尖锐湿疣复发时间是多长,方言读让学生认字;然后再用普通话读,帮学生练音。
⑵一遍又一遍也用一一的词语结构,读的遍数多而费劲,很吃力。我们读读看。齐读,我是一个中国人
述:由于读得不熟练,读不快,读不你,于是就一遍又一遍地想尽力读准、读好。
6、教师为什么写中文读国语那么吃力?学生讨论:
⑴日本统计时代,不许讲国语,写中文,教师写是初学。还有别的原因吗?从教学态度上想想?
⑵教得很认真。认真写,一笔一画,端端正正;认真读,一遍又一遍,把音读准。
结:这样认真的写,认真的读,给学生树一个好样子,又是重新学习不久,所以很吃力。
7、台湾教师为什么选这样一句话来认真地教学生读和写呢?
学生分析:
(插话):光复的光,有光荣、光明的含义。被日本强占了50年的台湾,现在光荣地回到了祖国的怀抱,从黑暗走向光明,这光复中含着中国人民热烈振奋的心情。
述:台湾光复,人心振奋。在台湾回归中国的大潮中,作为台湾教师,他接受祖国神圣的召唤,他们伟大的使命是要让台湾的孩子认识自己是(指板书:中国人),他要让台湾孩子懂得要(爱中国),他要让台湾孩子学会祖国的语言文字。所以要挑选这样一句话来教孩子读,教孩子写。
述:我看到的就是这样一幅台湾教师让台湾孩子的思想感情回归到祖国的动人情景。我们一齐来读一读这动人的情景。
(齐读校园一遍又一遍。)
8、教师是这样教,台湾孩子怎样学的呢?指名读(孩子们也是的心。)
评、析:(态度严肃而不随便;认真而不马虎,而富有感情,发自内心。)
9、述:我被这动人的情景吸引住了,怀着崇高的敬意,悄悄地从后门进来坐在最后一排空位上,也大声地、整齐地,一遍又一遍地朗读:我!一个陌生从外面进来,会引起惊讶的,可是没有,我大声地跟着孩子们念,并没有使他们感到意外,而是一道沉浸在朗读中,融化在我是中国人的感情之中。
三、讲读课文第二部分(第13~17节)
1、述:下课后,教师一定要领我去看他们的小礼堂,看着看着我禁不住热泪盈眶,台湾人民有多么强烈的民族精神,多么深厚的爱国热情啊!(多么多么)
我为什么这么激动,看到了什么?指名读(13~15节)。
2、挂,出示15节,为什么挂上孔子、郑成功、孙中山、诸葛亮这四幅伟人像?,他们是什么人(小组讨论)?这些伟人具有我倍华民族什么精神?小组讨论(练说)
讨论:
孔子伟大的教育家不在师表
郑成功伟大的爱国将领坚强不屈
孙中山伟大的革命家爱国爱民
诸葛亮伟大的军事家足智多谋
述:这些伟人正代表了我们中华民族的精神,谁能把这些伟人的精神结合起来,说说我们民族是怎样一个民族?
(我们的中华民族是伟大民族。)
(我们中华民族是一个文化历史悠久的,具有光荣的爱国传统的,聪明勇敢的伟大民族。)
3、台湾教师把这些伟人画像陈挂在礼堂上的目的是什么?
(让孩子们知道中华民族是诞生孔子、郑成功、孙中山、诸葛亮伟大人物的民族,做一个中国人是值得自豪的。这个礼堂在台湾教师的精心设计下,充满了强烈的民族精神的气氛。)
4、从挂伟人的画像中,又怎样看出台湾教师爱国情意十分深厚呢?轻读15节:
讨论:
⑴中国伟人像取代日本伟人像(这是从行为上看出的)。
⑵中国伟人前面加上我们,后面加上自己,光荣、亲切、自豪的感情。
提示:(自己读读看,是什么情感?用怎样的词语表达,是不是一咱爱国的情意?)
齐读这一句(这里原来画的自己的伟人。)
5、指黑板,这些中国伟人像是买的,现在的吗?(画上的)什么时候画上的?(新画上的)也就是什么时候画上的?(一光复时赶画的)
述:他们特地挑选了能代表中华民族各方面精神的杰出人物,抒发中国人的光荣和自豪,当他们一笔一画地画着一个个伟人时,心中充满了崇敬祖国之情,边传说中诸葛亮身穿八卦衣也想到了。
把日本伟人像取下来,换上我们中国自己伟人的像;中国伟人像是特地精心设计和一笔一笔赶画出来的。这一连串的做法,这一连串做法中包含的思想感情,加上这小礼堂散发出来的中国文化特有的气氛,使那里充满了台湾人民回归祖国的强烈的民族精神与深厚的爱国情意。我怎能不感动得眼睛湿润了呢?
6、看了这一切,我被激发出怎样的感情呢?齐读最后两节:
述:说什么话也不能表达我的情意,千言万语也说不清我胸中激荡的感情,而只有那句: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能足以表达我的全部感情。是啊,我是一个中国人!现在我更清楚知道我是一个中国人,是一个中国人就应该怎样呢?就应该爱自己的祖国啊治疗尖锐湿疣沈阳世纪坛医院皮肤性病科怎么走!祖国需要我工作,我全力以赴地投入;祖国需要我战斗,我出生入死地战斗;祖国需要我牺牲,我将奋不顾身地奉献出我的生命。台湾教师、学生强烈的民族精神,深厚的爱国情意唤醒了的觉悟,点燃了我的热情,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让我们大家共同读这一句简单而朴实的充满真理的话:我!
四、总结
述:这篇文章感人至深,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出现过三次。分别在什么情况下出现的?讨论。
(指板书)结:第一次是台湾教师教孩子爱祖国,第二次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明白了爱祖国,第三次是我被激发起爱祖国的情感,祖国把台湾教师、孩子、我连接在爱祖国的情意波涛中,这是一种崇高的回归,神圣的呼唤,伟大的使命。这就是一所乡间小学普通的语文课,使我难忘的原因。
台湾,现在在美国的阻挠下,还未能回归,一些卖国分子在搞台独,破坏祖国的统一,这是我们不能容忍的。我们和台湾人民都盼望奋斗目标祖国早日统一。

【板书设计】
23、难忘的一课

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

多么多么

推荐阅读
热点聚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