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高考作文素材:高考作文预测真题
历年来高考语文作文板块一直都是占分比重较高的板块,这也使得不少考生心生:成也作文,败也作文的感叹。小编整合了各大名师总结历届高考作文题目作出的公道推断:高考作文预测真题。供大家参考。
2016高考作文素材:高考作文预测真题
1、浏览以下材料,根据要求作文(60分)
《礼记》:君子慎独。
元朝大学者许衡一日外出,因天气炎热,口渴难耐。正好路边有一棵梨树,行人纷纷去摘梨解渴,只有许衡一人不为所动。有人问他:“为何你不摘梨呢?或许这梨根本就没有主人。”许衡说:“梨虽无主,我心有主。”
请根据以上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自定文体,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诗歌除外。
【文题解析】
这是一个新材料作文题,读懂材料,把握住材料要旨很关键日常的性病生殖器疱疹预防方法有哪些呢?。细读材料,整体概括,此则材料由两点构成:1是《礼记》中一语,2是元代大学者许衡的一个“梨虽无主,我心有主”的故事。材料中“慎独”和“梨虽无主,我心有主”是关键语。我们据此可以概括出两个角度的话题——自律(自我约束)和自主。
慎独是儒学的一个重要概念,其内容人们一般理解为“在独处无人注意时,自己的行动也要谨慎不苟”(《辞海》),或“在独处时能谨慎不苟”(《辞源》。
慎独,其实就是“慎心”,要诚其意,在各种物欲的诱惑眼前,靠“心”把持住自己——不管是酒色财气,总归“吾心有主”,不为所动。
2、浏览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在《牧羊人的奇幻之旅》中有这样一段话:“或许上帝创造沙漠的目的就在于使人能够面对美丽的椰枣树而微笑。”
这段话给你什么样的启发?请自选角度,写一篇文章。题目自拟,文体不限,不少于800字。
【文题解析】:题型:比喻型材料作文。
沙漠——生活中所有对个人成长或愿望达成有阻碍作用的负面消极因素,隔膜,失误,挫折,打击,失败,否定,痛苦、丑陋、虚假等等;椰枣树——和谐,美好,成功,希望,快乐,幸福等等正态事物。微笑——对两者关系有正确理解,能正确看待生活中的负态事物,懂得其对正态事物的激化和催化作用,能有积极转化的心态,进一步有勇敢处理的行动方法。
3、浏览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孙少平说,我早晚要搭上火车,去远方的世界看看;汪国真说,到远方去,熟习的地方没有景色;海子说,你从远方来,我到远方去。远方像一个梦,远方像一片海,远方有甚么等着我?
要求选好角度,肯定立意,明确议论性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文题解析】:这是一则新材料作文,材料虽内蕴丰富却语言平易简约,提供了关键信息“到远方去”,这就要考核考生对关键词“远方”的掌控,“远方”隐含着“目标”、“理想”、“寻求”、“信念”等,这是题意所在。“到远方去”中的“远方”如果仅指一个地方,这就很难开掘出深度来,这“远方”的内涵可以指“心灵的远方”、“精神的天空”、“情感的归宿”、“灵魂的家园”等,把思维落脚到这些点上,能够体现出文章的内蕴来。(冠华作文网)
4、浏览下面的材料,按照要求作文。(70分)
生活并不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而是一个需要去体验和接受的现实。——禅语
要求:①自选角度,自拟题目;②文体不限,诗歌除外;③不少于800字。
【文题解析】:本则命题材料,由两个部分构成。前一部分的侧重点,落在“亟待解决的问题”上。后一部分的侧重点,落在“需要去体验和接受的现实”上。
由“生活不是亟待解决的问题”,可挖掘出的写作意义,在于摒弃急躁,摒弃功利。不要把生活的每一天,都设计成一个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由“需要去体验和接受的现实”,可归纳出的写作意义,包括:
(1)生活是一个漫长的进程。这个进程,由一个又一个的现实连接而成。
(2)生活的酸甜苦辣,都需要体验。在体验中,才能真正感悟生活。
(3)生活没法逃避,必须学会接受,学会以乐观豁达的心态,接受各种现实。
将两个部分内容合并在一起,可以从下述几方面立意:
(1)用心生活女性尖锐湿疣是由什么原因造成的,体验每一天。
(2)用积极的心态,迎接生活的酸甜苦辣。
(3)放慢生活的节奏,才能品味生活的美好。
(4)生活中充满了矛盾,人生却不能被这些矛盾控制。
学生作文中,还会发掘出众多有价值的意义。只要对材料的分析合情合理,即可视为切题。
5、阅读以下材料,请按要求作文。(60分)
通过手机、电子书、网络等进行的不完整的、断断续续的浏览模式,被总结为碎片化阅读。近年来,“碎片化阅读”现象引发了社会上的广泛关注和讨论。
某知名媒体:碎片化浏览已成为大众阅读的趋势。
史学博士廖峰:人或成为碎片化信息的奴隶。
诗人欧阳江河:我故意写长诗,对抗碎片化的生活。
学者费勇:我不排挤碎片化时代,我们该斟酌怎么样才能够把自己修炼得更完善。
全国政协委员聂震宁:《论语》和柏拉图的《理想国》,不也是一种碎片式结构吗?善待碎片化浏览,善待随处可见的“低头一族”们,利用阅读终端浏览也不错。
以上讨论引发了你哪些联想与思考?请自选角度,自拟题目,自定文体(诗歌除外),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不要脱离材料的内容及含义范围。
【文题解析】:材料先给出碎片化浏览的定义,再交代碎片化浏览现象引发的讨论。学生作文时只要围绕“碎片化阅读”现象展开自己的思考就在范围以内。
1、碎片化浏览产生原因分析。科技进步、阅读载体的变化、人们的浮躁求快心理……
2、表达对碎片化浏览现象的褒贬态度。碎片化浏览虽然碎片,也是“一片”,也是一种阅读的方式。碎片化浏览太浅,不够深度。可以联系传统的书本浏览进行写作。
3、碎片化阅读的利弊分析。阅读便捷,可充分利用逐日零碎时间,上班途中、午睡前等边角时间都可以用来浏览;浏览更广博,可以让更多人进行海量资讯阅读,来了解世界;浏览者可以更有选择性进行个性化阅读;更容易抓住关键信息……
催生“标题党”“头条控”等;更容易断章取义,易造成误读,淹没真相;看了大量的信息,却似乎甚么都没有留下;微博微信等碎片化信息占用人们大量的时间,影响正常的工作学习,侵占人的生活;不利于学术研究;会造成一代人的浅薄盲从……
4、碎片化时期,该怎样做?各种客户端等信息推送者有责任推送那些准确且更有深度更有含金量的信息;浏览者要构成随手积累碎片信息的习惯,碎片化时期更考验每个人对知识的整理能力;传统浏览不可废,享受碎片化阅读的便捷的同时可以多进行经典浏览;对待满天飞的碎片化信息,要更苏醒,能辨识,不盲从……
6、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世界知名办公方案提供商雷格斯发布最新调查结果:中国是目前世界上压力最大的国家。在全球80个国家和地区的1.6万名职场人士中,认为压力高于去年的,中国内地占75%,排名第一,大大超越全球的平均值48%。其中,上海、北京分别以80%、67%排在城市的前列。人口庞大、社会转型、愿望膨胀,我们这个不折不扣的“压力之国”,亟需有人为它诊诊脉,开出合适的药方。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文题解析】:此为社会评论类文题。此题写作应找到“中国压力全球第一”的缘由,并在此基础上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中国压力全球第一,除了“人口庞大、社会转型、欲望膨胀”的缘由之外,还可以从生存环境、社会竞争等方面来写;教育、城乡差别,文化、历史,物质、精神,社会、个体,主要、次要,正面、反面,这些角度都是学生展现自我的舞台。找到问题的本源,需要从文化、理念、体制、管理、修养等角度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学生还可辩证分析压力巨大带来的积极影响。没必要面面俱到,但要捉住关键,发人深醒。
7、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2十多岁、年轻漂亮的师范大学毕业生李云飞,到山村做了1名教师尖锐湿疣的病理有哪些。
有一年,她接到了一笔捐款,这笔捐款的使用方式,迅速引发了社会各界的争议。她没有把钱用在“现实问题”上,比如增加一些新的教学工具、改善教学环境之类,而是在其他老师反对下,她将全班孩子“奢侈”地带到了深圳,让孩子们第一次走出山沟,亲身感受外面广阔的世界。
面对记者的一大堆的问题,年轻女教师只恬淡地说了一句话:“我们那里太穷了,但我想让我的学生知道山外有高楼。”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文题解析】:选择高楼就是选择远见,选择发展;点燃心中信念的灯;只有看到高楼,才能认识到自己的不足,才能掌控现在,引领未来;物资支援与精神援助;激发内心的渴望。
8、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如今城市交通中,还存在着一些机动车闯红灯、不走机动车道等违章行为,行人也存在着不走斑马线、随意横穿马路、闯红灯等行动,对交通警示牌视而不见。
有人说:在新加坡随地吐痰,可能被处以最高500新元(约2300元人民币)的罚款或在劳动法令下受罚或两者兼施;乱扔垃圾,有可能被处以最高1000新元的罚款或是在劳动法令下受罚或两者兼施,所以该国公民守法意识很高。
也有人罗列了某城市中的普遍现象:机动车主动停车避让斑马线上横穿马路的行人。并对此加以评论:“不是说我们的交通怎么不好,相比于过去,我们的交通状况已经有了较大的改观。今后也许行人、司机都晓得遵照规则了,城市交通安全就不再是问题了。”
要求:选好角度,肯定立意,明确文体(不要以诗歌形式写作),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文题解析】:文明、法治两个角度:去陋习,增强法制意识;文明进步靠大家;要用进步发展的眼光看待社会文明;严惩违法行为,才会提高公民守法意识;矛盾双方的进步,才会带来真正的进步;责任与义务缺一不可。还可以谈:自觉守法、规则、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等。
9、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苏格兰北部设得兰群岛有一条一日游路线,一名退休的远洋老船长负责运送游客。
油轮每次起航前,老船长都会面对风平浪静的大海祈祷;很多时候,游客看到这种情况,都会禁不住笑出了声。有一次,油轮起航不久,平静的海面狂风大作,船疯狂的颠簸;这时,很多游客开始向老船长一样祈祷,也有人要求老船长跟着他们一起祈祷。但老船长说:“在风平浪静时我要祈祷,但在波涛翻滚时我要照顾好我的船。”
这则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与感悟?请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立意自定,文体自选(除诗歌外),题目自拟;不要脱离材料的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文题解析】:(1)从老船长在风平浪静时祈祷的角度立意,人在寻求美好生活的进程中要学会居安思危。(2)从老船长在波涛翻滚时只照顾船的角度立意,危险时刻要靠自己、不惧怕困难、求人不如求己。(3)从老船长祈祷和照顾好自己的船的角度立意,期待美好、不怕困难,事事认真才能成功。(4)从游客的角度立意,正视现实、正确理解别人的做法。
具体写作时,还应避免抽象的描写,大而无边的空泛议论。选择议论文,应小切口,深分析。写散文或记叙文,应情感饱满,写得形象、具体、生动,有灵性。
10、继承和创新是一个民族的文化生生不息的两个轮子。继承传统美德,宏扬民族精神,创新民族文化,是永不过时的话题。
【立意角度】
1. 文化的发展离不开继承与创新
2. 创新需要勇气和智慧
3. 在继承中创新,在创新中继承
4. 固守精神家园
【素材积累】
闻一多——舍生取义的弘扬者
当日寇的铁蹄跨过了长城,当美丽的山河遍遭蹂躏,当祖国各地哀鸿遍野,当无情的地火将人们灼烧,幽静的书斋再也压不住你心中的怒火。你——闻一多,赞不绝口,孤愤高吟。有一句话说出就是祸,有一句话点的着火,突然晴天里一个霹雳,爆一声:“咱们的中国!”这样的《一句话》,震撼了多少麻木的心,这样的《一句话》点燃了多少熄灭的灯。
你高举《红烛》照亮漆黑的夜空,你低吟《七子之歌》穿透漫漫碧海。面对日寇来袭,面对******的****与迫害,你从未低下高昂的头颅,不惜以一篇篇锋芒毕露的檄文去抗争,以一场场激情澎湃的演讲去痛斥。犹记在李公朴先生的追悼大会上,你发表了生命中最后一场演讲,是什么最后的奏唱。
臧克家先生曾说:“闻一多先生是卓着的学者,热忱的诗人,大勇的革命烈士。”而于我心中,闻一多先生是中华民族精神的传承者,是舍生取义的宏扬者。是口的巨人,行的高标。